北京舞蹈学院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时间和新生入学指南军训须知
北京舞蹈学院创办于1954年,前身“北京舞蹈学校”为中等舞蹈专业教育,于1978年转制提升为大学教育;1999年获得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MFA)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形成了中专、本科、研究生不同的教育层次,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学院以“舞蹈家摇篮”为称谓,与风景秀丽的紫竹院公园相伴,迎来送走无数为舞蹈追梦圆梦的学子,可谓“桃李芬芳、硕满舞园”。目前,学院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约3500人,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400余人,舞蹈考级教育学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3万余人,有近3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
学院设立中国古典舞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艺术传播系、艺术设计系、现代舞教育研究中心、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舞蹈考级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青年舞团等教学机构,涵盖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理论以及舞台设计、艺术管理、媒体科技与舞蹈人体科学等相关学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教育体系。
建校60年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坚持“高举旗帜,文化引领,依法治校,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的校训为引领,弘扬“爱国、爱校、爱舞蹈”的舞院传统,努力实现“坚持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坚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坚持高水平的普及教育”的工作目标,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为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的舞蹈高等教育,不断努力,续写辉煌。
1954年2月,在新中国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这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从此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9月,北京舞蹈学校录取了第一批学生。1955年,学校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的比赛,由贾作光编导的《鄂尔多斯》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质奖章。1956年,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芭蕾舞教学初见成效。1958年7月,学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诞生了由学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成为轰动世界舞坛的“奇迹”。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并先后成功上演了多部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演的民族舞剧《鱼美人》,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不但规范了学校自身的教学方法,也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的学生曾多次随总理出访东南亚国家,成为国家文化外交中的主力军,北京舞蹈学校也在当时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蹈比赛中,学生陈爱莲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界大赛中一人独得两枚金质奖章。中国舞蹈界又诞生了一位天才舞蹈家。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教育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学院也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向着教学研究型和世界一流舞蹈名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着。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进行了一次跨时代的重大改革,重新梳理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并新增了音乐剧、艺术传播和艺术设计等学科,从而完成了从一个中等专业学校到世界上规模最大,舞种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大学的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