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甘肃高考 > 正文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业排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招生重点优势专业目录

更新时间:2023-08-14 09:47:09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位于内地通往藏区的门户??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是安多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中心。学校前身是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4年10月。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5月,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84年公立师范甘肃省教育厅

那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些,下面小编就给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最好专业排行榜: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共有64人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0[满分5.0]。下面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4851
薪酬超过7%的专业
北京市
12%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31%-女69%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则会进入各种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以及有关企业单位,负责党务、宣传、行政、组织、党团工作和管理工作。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共有47人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下面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数学类¥6070
薪酬超过32%的专业
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56%-女44%

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到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

1历史学专业

共有44人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历史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2[满分5.0]。下面是历史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历史学类¥4902
薪酬超过8%的专业
北京市
14%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38%-女62%

专业介绍:历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就业方向相当广泛,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

1化学专业

共有43人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化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化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化学类¥5859
薪酬超过26%的专业
上海市
12%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51%-女49%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化学专业就业岗位如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研发工程师、销售经理、高中化学教师、初中化学教师、工艺工程师、实验员、质检员、化学分析员、销售助理等。

1汉语言文学专业

共有41人认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中国语言文学类¥5198
薪酬超过13%的专业
北京市
12%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22%-女78%

专业介绍: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而且,你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

就业方向: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