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江苏高考 > 正文

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特色专业排名)

更新时间:2023-08-16 13:11:24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有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特色专业排名)

一、南京邮电大学王牌专业

1、一流本科专业: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
1通信工程
2电子信息工程
3电子科学与技术
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5信息安全
6自动化
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8网络工程
9工商管理

2、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工商管理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其他重点专业: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通信工程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通信工程(A类)、电子信息工程(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B类)、工商管理(B类)、自动化(C类)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及“工商管理类”等七个专业类(共包括25个专业)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专业名称所属单位类别立项时间备注
1广播电视工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品牌点2010
2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工程学院品牌点2010
3软件工程计算机学院品牌点2010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与管理学院品牌点2010已通过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验收
5应用物理学理学院特色点2010
6统计学理学院特色点2010
7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特色点2010
8生物医学工程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特色点2010

校级重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英语、教育技术学

二、南京邮电大学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类)所在学院招生专业(类)名称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柔性电子学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自动化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化学
物联网学院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统计学
应用物理学
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
测绘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现代邮政学院物流管理
邮政管理
邮政工程
传媒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
广告学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电子商务
经济学院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工程
金融科技
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
翻译
日语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
数字媒体技术
贝尔英才学院理工科强化班(录取后选拔)
波特兰学院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三、南京邮电大学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南邮”(NJUPT),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历经“战邮”学校、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华东邮电学校等阶段,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