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吉林高考 > 正文

长春财经学院级新生在哪个校区,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安排

更新时间:2023-08-27 20:10:08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长春财经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于2000年5月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2004年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长春财经学院。
自建校以来,学校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2000年至2004年的初始创建时期,属于吉林财经大学的二级学院;二是以2004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至2012年的基础建设,积累发展经验时期;三是2013年以来的提升品质、内涵发展时期,以转设成功为标志,学校进入“弯道超车”的发展阶段。
学校位于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现有教师532人,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59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48.42万元。
学校设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9个学院,3个教学部。开设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税收学、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共2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5个学科门类。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2013年正值学校处于关键发展时期,随着以李树峰为董事长的新一任领导班子履职,秉持“博学厚德、自强不息”的校训,确定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进而提出了“一、三、五、十、百”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落实了“立德树人”任务,理清了发展思路。
学校成功转设之后,学校重新审视办学指导思想与定位,夯实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内涵建设,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学校围绕着国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应用型的学校类型定位,将学校的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从而确定了办学思路,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服务,师生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以队伍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培育积淀办学特色;坚持依法治校、专家治学、民主管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学校的顶层设计,确定了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发展目标定位。在“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障、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下,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教学实体作用。积极培育学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通过以“六个养成”为目标,以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完善了“一、二、三、四、五”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我爱国、我爱校、我文明、我诚信”为主题,实施“青马工程”、“文明修身工程”、“诚信感恩工程”、“典型引领工程”,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创新、奉献、诚信”的精神品格。
创新优化体制机制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驾驭全局,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科学民主决策,突出校长基本职责及行政管理权限,突出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工会、教代会、女工委组织健全,教职工民主管理、利益诉求渠道畅通,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将各教学单位由系改为学院,下设系管辖相关专业,落实了校、院(部)二级管理体制,权责明晰,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成立了“一委、两室、三督导”的监控及评价组织机构,建立了“一主、四辅、五条线”的循环提升运行模式,完善了由监控目标、监控主体、监控手段、信息反馈等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不断夯实办学实力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巨资,用于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出国访学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学校制定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培养,用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成长,提高博士硕士奖励薪资,改善工作条件,实行“低职高聘”政策,建设了一支以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师德先进个人、吉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长春市劳动模范等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6.62%;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35.1%;主讲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89.7%,均具有硕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学校自己培养的一批中青年教学名师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双师型”教师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靠保障。
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新建2.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为学校地标式建筑。新图书馆蔚为壮观、内饰雅致、功能完备,设施精良、服务一流,极大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条件。馆藏纸质图书106.22万册,电子图书22.8万种。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为主,计算机、外语和法学等学科专业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馆藏体系。
学校新建落成6600平方米,集教学、实训、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仿真性实训室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目前国内外领先的华为虚拟化桌面云技术,购进33款国内先进智能软件,通过虚拟仿真环境下的专业实训与跨专业综合实训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高规格的、全天候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计15个实训室,可以满足21个专业开展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训。如此规模、前沿和功能的实训中心,目前在吉林省高校中首屈一指填补空白,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建成吉林省第一家钱币博物馆。全馆面积为530平方米,馆内由五个展区组成、共展出自古至今的钱币800余套。作为财经类高校,钱币博物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体会中国货币文化的深邃内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平台和经济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基地。学校投入巨资打造中国货币文化,传承发展兼蓄根植校园,并力争在拓展专业领域的尝试中走出新路。钱币博物馆实行对外开放。
扩建为2千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竞技舞台;建成的众创空间为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最佳的咨询、培训、服务、指导、孵化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一批优势、特色、品牌专业。现有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转型试点专业1个,校级重点专业3个、重点建设专业5个、转型试点专业2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建设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着力打造了经管类专业等5个专业群,省优秀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6门,省级优秀课12门,校级优秀课29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
,学校与吉林财经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从开始联合培养会计、工商管理、金融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