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辽宁高考 > 正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录取通知书为什么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快递查询收到时间

更新时间:2023-08-13 06:09:33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控股投资举办的一所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00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并成为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连分院,开展网络本科教育;2001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转制为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开展高职专科教育;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并成为院长联席会*单位;2004年成为东北大学的独立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200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转设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地处大连软件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905亩(60.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775人,正式教职工734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502人,专职辅导员77人,其他各类人员155人。学校现设有14个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4个学科门类,共设置了25个本科专业。

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办学十六年来,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2013年以来各年度就业率均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成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

建校以来,学校共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3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学校现有本科专业中,有1个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首批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省级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个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在2012-三个年度辽宁省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开展的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参评的11个专业中有7个位于全省前3名。

学校2002年就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tudentOffice&VentureOffice,简称SOVO),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已成为辽宁省创业教育示范校、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首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3月获批科技部火炬中心众创空间,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学科专业,积极开展应用研发与科技服务。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项、校企联合国家级项目4项;获专利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5项、商标3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133篇论文获市级以上自然学术论文成果奖。学校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1个、创新团队1个,获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校2013-实现科技服务总额5633万元。学校还下设东软电子出版社和《软件工程》杂志社,为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孵化和推广搭建了平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俄罗斯莫斯科交通大学等近90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留学生学历教育、跨文化项目、交换生项目等多种合作。每年来校长短期留学生300余人,出国留学和短期交流学生150人左右。

多年来,学校被省市政府授予省文明高校、省平安示范校园、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党委、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突出贡献单位、市工业科教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行业协会、研究会等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党建类优秀成果特等奖、思想政治类优秀成果特等奖,在“聚志愿2016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前100名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学校连续多年被新华网、中国网、搜狐、新浪、腾讯等媒体评为“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中国最具实力民办大学”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整合社会资源,以持续的改革创新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建设成为具有显著行业特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