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高考资讯 > 正文

平行志愿填报十大禁忌 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3-11-12 23:57:1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平行志愿填报十大禁忌为:高考后准备、越俎代庖、盲目随从、目光狭隘、草率了事、冒险主义等,那么高考填志愿时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下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平行志愿填报十大禁忌 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一、平行志愿填报十大禁忌

一忌:高考后准备

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以本科为例,往年考生一般需要填报本科提前批、一本、二本,假如每一批次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20几所。在这短短几天之内,考生及家长要保证自己:

★ 能够读完几十所高校的招生简章

★ 能够避开平行志愿中的陷阱

★ 除了本一批、本二批,还有提前批、专科批次,能够不给孩子漏报任何一个批次。

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二忌:越俎代庖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到底是家长为主,还是学生为主呢?相信很多家长知道,一切都该以孩子为中心。但在实际填报中,习惯帮孩子做决定的家长,往往不知不觉中又引导孩子遵从他们的意见,成为志愿填报隐形的主宰者。

这种现象出现,很大原因在于: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知道哪些学校实力好,哪些专业未来更吃香,所以,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这里,家长普遍忽略了:

★ 这个阶段的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 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

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参谋人的角色呢?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说实话,大多数高三孩子对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想报考的专业既不了解其培养目标,也不知道相应课程,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

要想详实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三考生难以有较多精力顾及,这时作为家长,不妨代做资料搜集的功课,但又万万不能在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上越俎代庖。

三忌:盲目随从

在准备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网上查询信息,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

比如:看人家孩子报什么,也就跟着报什么。但是孩子的成绩不一样,志趣不一样,人家填报的学校、专业能被录取,而盲目跟着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录取。

所以,2019届家长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时,一定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切记听风是风,听雨是雨。

四忌:目光狭隘

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不少的家长犯了“目光狭隘”的禁忌,导致孩子错失了很多机会。比如:

★ 多渠道升学机会。除了高考统考之外,我国还有自主招生、综合评价、保送生、艺考生、农村专项计划等等多渠道的升学机会。可惜,目前仍有大批家长将上名校的机会紧紧锁在“高考统考”上。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是否申报?面对几十所院校以及各种政策和要求,第一次做高三家长的您,真的准备好了吗?

对许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很迷茫的问题,为什么不请一个内行的专业人士帮忙把关、给点建议?有机会就提前积极准备。希望不大,就早点收心,专心备战高考。

★ 省外也有好大学。不少地方,特别是直辖市和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

就像去年南京一位家长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本科一批次全部填了南京高校,一志愿报了南京大学,二志愿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果都没被录取。

所以,2019届家长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各类高考资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他的升学机会或高校。

五忌:草率了事

家长平时工作忙,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为孩子好好规划未来。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直接拿着孩子的高考分数,网上搜索这段分数适合什么大学?找到答案之后,就安排孩子填报该志愿,草草了事。

对于这种“只为完成任务”的家长来说,你有想过孩子的分数真的适合报考这所学校吗?孩子的性格适合报考这个专业吗?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又是什么呢?可以说,家长一问三不知,孩子也是很迷茫。

不怪乎每年都有将近70%的毕业生后悔所选的专业,他们志愿填报时,都是草率了事,更何谈面对四年后的就业难题呢?所以,高考志愿填报是个精细活,家长和考生不单单选一所大学、一个专业就能完事。它还涉及到考生的未来就业、职业规划、职场发展等等因素。

六忌:冒险主义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这是高分考生和家长易犯的错误。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很多家长并不能真正掌握孩子自身的真实水平,盲目追高,结果导致志愿失误,影响了孩子的前程。对于高分考生,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

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录取分数线。

家长和考生详尽掌握以上两大信息,并将高考志愿表填满,不放过任何机会,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七忌:凭感觉走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

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

八忌: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

★ 有的考生及家长看招高考志愿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了看学费多少,结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

★ 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响了志愿填报。

★ 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

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九忌: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掌握真实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

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大热,无锡一家长的孩子高分考取了某高校“会计信息化”专业。这个家长认为信息化大概就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会计信息化”又是会计又是计算机,热门专业大联手,毅然决然地让孩子报考了会计信息化。

可是孩子到了学校后发现,原来的想法太傻了,会计信息化专业其实还是会计专业,只不过把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会计应用的新平台。孩子本来对计算机专业一往情深,原本想成为以计算机专业为主要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将来做个IT精英,无奈选错了专业。

十忌:全依兴趣

很多家长放手孩子填报,殊不知孩子基本都会全依兴趣来填报。 

二、志愿填报的专业名词解释

1 录取分数线

分数线即录取分数线、省控线、填报志愿的资格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划分,如特殊批次分数线、本科分数线、专科分数线。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分数线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最关注的内容。分数线直观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映。

2 院校投档线

省招生主管部门根据考生志愿填报的分布情况,按照志愿院校规定的比例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相对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又称调档线、进档线。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录取分数线是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了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提档线,如果达不到,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就参加不了该志愿的录取。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3 投档比例

即调档比例,是指某一院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阅考生档案数与院校招生计划数之间的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地区,院校的投档比例一般在100%~110%,并在各院校的《招生章程》予以公布。

例如,一本批次的某高校在某省当年招生计划为100人,公布的投档比例为110%,那么,省级招生部门在录取投档时,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则要向该校投档110人,供高校择优录取。该省招办向该高校首次投档,其中第110人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调档线。这110人经该高校按“德智体”全面考核后,选择录取其中的100人,其第100人的分数,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实录线或叫最低录取线。

一般来说,实录线≥调档线≥省控线。

4 录取批次

录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门为高效开展录取工作和优先照顾重点院校的录取,划分时间段分期分批地录取。一般分为: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本科三批次;专科批次。

提前批次,是军事院校、公安院校、艺术和体育类等院校录取批次;本科一批次,是重点大学录取批次;本科二批次,是一般普通院校录取批次;本科三批次,是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录取批次。

目前,许多省份把三本划归或合并到二批次录取,有些省份一本二本批次也已合并。考生前一个批次录取不了的,可以参加后一个批次录取,但后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进入前一个批次的录取。

5 线差

线差分可分为考生线差分、高校录取线差分。

考生线差分=考生的高考总分-省控分数线

如李同学高考成绩500分,所在省份二本分数线为485分,那么该生线差分就是15分。

院校录取线差分=投档分数线-省控分数线

如X大学录取投档线为505分,某省二本省控线为485分,那么该校录取线差分为20分。

线差的作用主要用于对不同年度的录取分数进行分析和比较,因为很多院校在不同年度的录取分经常会发生很大变化,但录取线差波动一般不会太大。

6 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就是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确定考生所录取的专业,这个分数值叫专业级差。

如,当年某高校在当年招生章程中规定:设置专业分数级差,前四个专业志愿及调剂志愿依次为5、3、1、1分,即当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不能录取时,将该考生高考分数减去5分,看是否满足第二志愿专业录取条件,如果第二志愿专业还不能录取,那么,再将该考生高考分数减去3分,看是否符合第三专业录取条件,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志愿专业。

7 梯度

在志愿填报中的梯度只表示两个或几个院校之间录取线差值的大小。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注意使院校与专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梯度,以免造成滑档、进档退档或死档的风险。

8 各种志愿

院校志愿是考生对高校志向的选择;专业志愿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发展潜能对院校中一个或几个专业所作出的选择。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统称为高考志愿。

无效志愿就是对考生投档录取没有意义或无用的志愿,它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考生笔误或填错或涂错院校代码,电脑无法按考生的原本意思显示或运行(在实际志愿填报时系统会报错而无法提交);二是在同一批次院校志愿之间没有形成梯度或反向梯度关系,如果考生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其后的各个志愿都不会被录取。

第一志愿就是考生在一批次中填报在志愿栏目中第一位置的志愿,是考生最理想最希望被录取的院校志愿,其余依次类推。

9 大小年现象

是某些院校在历年招生录取中,报考人数(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引起该校录取线较大幅度波动的趋势。

三、高考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选择志愿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考生可以通过参观大学校园、参加专业展览等方式,了解不同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以及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兴趣和能力。
其次,考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政策和要求。不同学校和专业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成绩和特长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考生需要仔细研究招生简章,了解自己是否符合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条件。同时,也要考虑专业的前景和就业情况,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适合自己兴趣的专业。
此外,考生还应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填报志愿不仅是选择学校和专业,还要考虑地域、学费等因素。考生和家长应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合理安排学费和生活费用。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避免因过高的学习压力而影响学习成绩。
最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做出明智的选择。选择志愿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考生可以与学长学姐、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和咨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更加全面和理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