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山西高考 > 正文

-山西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及新高考最新消息

更新时间:2023-06-14 05:03:17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如今的高考越来越专业化,考试管理越来越标准,科学化,招生越来越多元化,更加注重公正和公开性。新一轮高考改革站位比较高,教考招三个方面一起出发,打破了改革难以深入的问题,是一次整体的通盘行动。“比如走班制的开展,各省份需要考虑自己的师资能不能合理有效地配置。”他提醒,在高考改革中,要注意优质资源的公平化,防止部分省份在改革中落后。那么山西新高考改革方面有哪些知识呢?山西新高考改革有哪些要点呢?本文高考知识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山西高考改革的知识点.以下信息仅供参考,一切以山西教育厅官方发布为准.

一、山西新高考改革方案改革要点

原计划启动时间:2018年(暂缓)  原计划执行时间:2021年

改革要点:

1、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3、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二、山西高考改革新闻知识点

推测新高考延迟实行的原因

①多地推迟新高考改革可能是因为浙江、上海的新高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他地方不想“重蹈覆辙”。

②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地区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资源还不完善,没有做好迎接新高考的准备,比如说改革以后某些科目可能会出现教师不足的情况。

③在当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资源不配套的情况下,部分省份推迟改革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不顾一切盲目启动改革,最终吃亏的还是广大学生,虽说新高考早晚要实施,但是等改革方案更成熟、各方面条件都准备好后再进行改革才是对广大学子负责。

概述改前和改后的区别

-01-

改革前: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共四科,包含语文、数学、外语、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或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改革后: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并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02-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六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03-

改革前:现行高考,英语参加统考,只考一次且成绩计入总成绩。且由于以6门总分录取,理工类考语数外和理综,文史类考语数外和文综,总分750,语数外总分150,文综和理综300。所以即使你某一门科目跛腿,基本影响还不大,因为可以通过文综或者理综来弥补。

改革后:高考增加英文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04-

改革前:由于3+3带来学生学科选择的变动,大部分学生选考的科目组合不同,所以学校不再也无法安排在统一的班级上课,理论上改为走班制,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考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表,然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课表找对应的老师去上课。理论上不存在同班同学和班主任。

改革后:大家根据文理科的选择,都在一个班级上课,有固定的教室、教师、同学。原先的跟班制改为走班制,要求学校具有更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能力。但是现在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看,估计很难实现真正的走班制,最多做到半走班制。

-05-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结合老师们在这波改革中遇见的真实问题,给大家具体分析下。

高考改革的初衷是好的,比较社会在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生活方式都在变。

上海、浙江2014年启动的高考改革在去年就迎来第一批毕业生2014年开始的浙江高考改革,我相信其初衷一定是美好的: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有高考模式,为了革除文理分科带来的种种积弊,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为了减轻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

然而,这场改革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改革后有什么影响?

-01-

教师、学生、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

所谓的一年两考其实是一年三考,由原来的一次冲刺,变成了现在的反复冲刺。十月份冲一次,四月份冲一次,六月份还要冲一次。折腾得所有考生、教师和家长疲惫不堪,奄奄一息。

正常的假期没有了,正常的休息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没有了,变成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应付考试的机器。

为了赶进度,没有自修课,没有活动课。

铺天盖地的模拟考,周考,综合考,联考,考得昏天黑地,考得日月无光,考得学生快要吐血!

为了在考试中占得先机,寒暑假开始提前上课,星期天加班加点,节假日完全取消,就像一列喘着粗气的老火车,日夜狂奔!

当初的设计者可能会认为,人就像机器一样按照他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的程序亦步亦趋,可是他完全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天生是趋利避害的,人性天生是自私的。这种决策者估计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是外星来客。我不知道他们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参加现在的高考。

-02-

严重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从高二开始,为了应付学考和部分学生的提前选考,非考试科目不得不停课让路。听说个别学校走向极端,把高中三年分成三块:高一专学历史地理生物技术,高二专学物理化学英语,高三专学语文数学。

有些学校都在考试之前一个月左右基本停掉本次考试不考的科目。这不是学校的安排,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你上了也没人听,语文数学暂时不考,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本次选考成绩出来之后,所有学生又得来一次重新大洗牌:选考三门和英语都考好的,只剩下语数两门课;选考三门考得好的,只剩下语数英三门课;选考只有一门不满意的,只剩下四门课;选考有两门不满意的,剩下五门课;最惨的是选考都不满意的,剩下六门课。

结果是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

更扯淡的是,课怎么上?

有的学生余下的大半年只需要学习两门课,有的学生要学六门,原来的班级将四分五裂。走班?在中国学校目前的管理制度下,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装。

走班管理尚未成熟,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最要命的是,所有课都是固定死的,一旦老师请假,课根本无法调,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你一调课,肯定就有学生听不到你的课。

更更可悲的是,本次选考考完之后,没考好的人还得重新烫馊饭,抱着厚厚的高考复习资料再来一遍。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

这就是变相的把应届学生变成高复生,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扼杀生命的灵性,导致他们上了大学之后,再也不想读书(甚至看见书就想睡觉,就像逃避,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阅读比较少的国家)了。

更可笑的是,假如一个学生第一次全都考好了,只剩下两三门课,每门课一个星期得上多少节?20节语文,20节数学?

更更可笑的是,本来各省的高考改革已经在淡化外语,现在变成一年两考,加之总分150,使外语成为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严重背离国家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

可怜的外语教师,别的选考课考完之后教师都可以轻松一下,只有外语不可以,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得靠第二次,哪怕你考了130分,你也不会死心,还有20分的空间,那是绝对不可以放弃的。

-03-

导致严重投机行为 助长人性堕落

确实,这一届高三的学生,凡是提前在外面补课,提前参加高考的,大部分都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杭州某中学家长陈女士有一对双胞胎正在读高三,她对新高考改革的态度相对平和。“从家长的角度看,其实希望学校能多开课,综合统筹,否则我们还得到外面花钱上课。”

陈女士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只补习数学和外语,现在又报了学考、选考的提速班,其实压力还蛮大的。”陈女士觉得,改革意图是好的,但落实中有偏差。“比如,我主张孩子全面发展,新高考方案也是这个精神,规定10门都得考。但实际上,却要求学生刚上高一就得把计分的选考科目和发展方向定下来。可上大学还有转专业的呢,过早确定计分科目,实际上更令考生紧张和迷茫。”

因为浙江全省第一次参加高考选考的人只有1.7万。特别是一些比较薄弱的学校,为了避开更强的竞争对手,就采取这种孙膑赛马的方式,反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无独有偶,“田忌赛马”的策略在一些相对普通的学校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同一次考试中,杭州某中学高二年级500多人中有150人参加了技术科目的选考。

该校黄校长介绍:“学校生源不占优势,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基本没有优势。我们就打个时间差,首考就选考技术科目。为此,学校把原本高二开始的通用技术课程提前到高一,和信息技术课一起上。师资紧张,就从职校聘请老师,减少一些其他学科课时。”

还有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放言:就是第一次选考考满分,也要参加第二次。目的很阴险,把竞争对手的分数给压下去。说实话,听到这些我毛骨悚然。这是什么心理?太阴暗了吧?

考试变成了赌博,几乎每所高中都要对考试做出策略性安排,选择适合本校的最佳时机。选课变成了碰运气,你的运气好一点,全省选你一样菜单的对手就相对较弱;你的运气差一点,你就很可能撞到强手如林的人堆里。

-04-

加大了不合理竞争  严重损害高校招生的质量

就拿这次考试来说,高二高三一起考,学考部分是同一张试卷,用同一标准部分年段划分ABCD。这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次严重的不合理竞争。

道理很简单,高二怎么能考得过高三?再说高二学考的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比较薄弱的学生,而高三选考得学生大部分是这门课最强的学生,把这两类学生放在一起考评,如果不是胡扯淡,就是脑子被驴给踢了。

重点中学的学生越考越轻松,普通中学的学生越考越沉重,真可谓原来多的,还要给他更多;原来少的,还要剥夺他仅有的。典型的杀贫济富!

2017年大学招生的尴尬是:如许多学生已经一年多没学物理了,结果他进了物理类专业;文理科比例严重失调,成绩差的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文科。

以浙江某校学校为例,选择化学选考的只有三分之一,选择物理选考得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大学里需要那么多文科生吗?如果高中没有认真学好物理化学,大学的理工农医专业怎么学?

-05-

盲目决策,标新立异

浙江人向来以敢为天下先而骄傲,这回率先和上海一起进行改革试点。根本没有考虑到浙江与上海之间的差距,竞争力度不可同日而语,两者毫无可比性。

上海的学生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考个重点大学,升学本来就没有多大压力,浙江行吗?2018年的其它省能吗能行吗?

对于这次改革,似乎几年前也搞过调查座谈之类。但是我估计那些调研基本也就是走过场而已。如果下对上没有任何制约,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合理的论证,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痼疾。

-06-

对高一年级的启示

恐怕现在每个高一学生和家长,都在纠结6选3的事情!根据上海、浙江的过往经验差不多在高一下学期、最迟高二上学期就会开始进行选科。(各个省份具体的选科时间段还要看每个省份的政策)

选科会对后续的高考分数、志愿选择都会有很直接的影响!!那么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等级性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又能保证今后在填志愿的时候有足够的选择范围,最好这三门还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

关于6选3选科的问题,下面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6选3选科原则

☑ 考虑自身成绩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后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是最基准的原则!

☑ 最好文理兼备,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化,至少选一门生物。数据证明,全文理的选择人数也不是最多的。

☑ 物理科目报考范围广,但不建议单纯出于“报考范围广”的目的选择物理。毕竟即使不选物理,也有足够的可选范围。

☑ 如果想考顶尖名校,最好还是选个物理吧。

☑ 政史地在报考范围上没太大区别,选一到二门自己喜欢的,之前上海的数据显示,政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

对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高一阶段在家长多多关注选科的信息时,同学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好每一科的必修内容,以确保之后顺利通过合格性考试,并通过学习感受各科在高中的学习特点,各科的压力情况,通过排名进行综合比较,从而找到自己的优势学科。这对后续的选科也是很重要的!

三、山西高考改革相关新闻推荐

2019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山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细则解读

2019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取消艺考真假

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最新公布

2018-2019年山西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细则全文

2018-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出炉,山西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最新消息

山西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2018-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方案

2018-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新方案,山西高考最新方案出炉

山西高考改革方案出炉,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全文)

2018-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出炉及不分文理科时间

2018年山西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山西高考改革方案今正式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