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高考志愿 > 正文

强基计划需要填志愿吗 强基计划会影响高考志愿吗

更新时间:2023-10-19 23:06:0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强基计划需要填志愿,各高校需要在强基计划中填报志愿,以便于高校招生工作的高效进行。因此,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以下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强基计划需要填志愿吗 强基计划会影响高考志愿吗

一、强基计划需要填志愿吗

强基计划是一种针对高校招生的一种政策,旨在选拔和培养基础学科的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从2020年起,各高校需要在强基计划中填报志愿,以便于高校招生工作的高效进行。因此,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首先,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强基计划中,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和高校。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考生需要考虑自己的成绩、综合素质、特长和未来规划等因素,以便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因此,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发展。
其次,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细节和注意事项。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细节和注意事项。首先,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其次,考生需要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最后,考生需要了解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方面,以便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最后,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同时,高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于选拔最适合该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发展。
总之,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高校。同时,高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于选拔最适合该专业的优秀人才。因此,填报志愿是强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强基计划会影响高考志愿吗

根据强基计划的考试流程安排,在当年的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校考的入围名单就会出炉,对于没有成功入围的同学们来说,直接填报后续的志愿即可。同时,对于能够入围的同学来说,如果高考发挥出色,取得了很高的成绩,也可以在此时放弃校考确认,一样可以参与到后续的录取批次之中。
  并且,强基计划在录取时会先于所有批次,对于参加校考却未通过的同学也可以继续按照后续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同时,强基计划的志愿填报与其他批次的志愿选择不冲突,大家可以选择填报院校的其他专业作为后续批次志愿,如果分数满足的话仍然可以被录取。
  综上所述,参加强基计划并不会影响后续的高考志愿填报,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学尽可以大胆尝试,为自己的升学创造更多的机会。
  但由于强基计划在报考与选拔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不仅要在复习过程中继续拓展眼界,积累更多的解题技巧。更要对院校的招生政策与后续的专业培养方向进行细致研究,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三、什么是强基计划

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培养模式

招生高校要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统筹。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培养要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招生和培养工作。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教育部将加强对强基计划的政策支持。

规范管理

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全程接受本校纪委监督,并建立申诉途径和举报机制。严格组织高校考核,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有关要求组织实施。笔试、面试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进行,试题按机密级事项管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完善信息公开公示,落实教育部、省级、校级三级信息公开制度,合理设置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主动接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于违规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对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大规模舞弊、招生严重违规的高校,取消其强基计划招生资格,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追责问责。

招生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下)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要求、各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以及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

试点高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