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更新时间:2024-05-17 22:35:2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言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咨询,是关于淮南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淮南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人,本文言老师将这些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了解淮南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帮助。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一、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6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2876名;

2、在江苏省份2020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3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8976名;

3、在江苏省份2019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3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9179名;

4、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31782名;

5、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33227名;

6、在重庆省份2021年的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51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173名;

二、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河北 理科 - 515 102623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河北 理科 - 488 100925
3 (办学地点泉山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 439 74647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山西 理科 - 461 82876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山西 理科 - 437 82132
6 (办学地点泉山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 445 71646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502 84457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 340 98976
9 在泉山校区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江苏 理科 - 334 99179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512 95227
11 (学费待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安徽 理科 - 472 105077
12 (429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安徽 理科 - 489 106833
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安徽 理科 - 465 110620
14 (539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安徽 理科 - 496 90826
15 (4290元/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 529 131782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 483 133227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重庆 物理 物理+不限 478 53732
1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重庆 物理 物理+不限 516 52173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甘肃 理科 - 430 50924
2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9 甘肃 理科 - 446 50965
中国民航大学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淮南师范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4参考)
淮南师范学院2024年排名最新全国排行榜多少名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成都锦城学院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淮南师范学院对比邯郸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安徽上淮南师范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淮南师范学院对比广西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集宁师范学院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淮南师范学院对比陕西理工大学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对比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三、淮南师范学院师资和院系介绍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英语、生物科学两个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6万册,电子期刊65.6万册。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081人,专任教师8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80人。学校现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28人。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专业;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教学团队,27门省级精品课程,6 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课程,40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高校智库;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项目23项,获批省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批各类专利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