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山东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更新时间:2023-07-06 10:03:13 来源: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言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咨询,是关于中国海洋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海洋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人,本文言老师将这些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了解中国海洋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有帮助。

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一、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东省份2020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类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6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772名;

2、在湖南省份2021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类专业物理专业分数线是6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226名;

3、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6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278名;

4、在甘肃省份2021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类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55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952名;

5、在安徽省份2019年的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6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143名;

6、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6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219名;

二、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http://www.GaokaoHelp.com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材料类专业 2021 河北 物理 物理+不限 610 9711
2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0 河北 理科 - 649 7343
3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2 河北 物理 物理+不限 598 10589
4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 588 6444
5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山西 理科 - 610 6459
6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 566 8340
7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内蒙古 理科 - 559 4426
8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1 辽宁 物理 物理+不限 615 7239
9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辽宁 物理 物理+不限 606 7987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吉林 理科 - 546 7797
11 材料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595 10015
12 材料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 388 11551
13 材料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 物理+不限 607 10403
14 (崂山校区。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1 浙江 综合 638 12461
15 (崂山校区。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0 浙江 综合 643 12197
16 (崂山校区。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2 浙江 综合 640 13481
17 (58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安徽 理科 - 609 8293
18 (58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安徽 理科 - 618 8319
19 (58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安徽 理科 - 634 8184
20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612 6711
21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福建 理科 - 616 6212
22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607 7002
23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江西 理科 - 606 7185
24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江西 理科 - 616 7242
25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江西 理科 - 589 7380
26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山东 综合 602 15756
27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山东 综合 620 14772
28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 596 17314
29 (58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 626 11699
30 (58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 644 12396
31 (58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 600 15216
32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1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620 9283
33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0 湖北 理科 - 623 8190
34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湖北 物理 物理+不限 595 9556
35 (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608 9226
36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0 湖南 理科 - 622 8530
37 (包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湖南 物理 物理+不限 595 9829
38 (不招色盲色弱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1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606 19544
39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类专业 2020 广东 理科 - 606 17080
40 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广东 物理 物理+不限 603 19888
41 (理工类,4年,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广西 理科 - 586 6642
42 (理工类,4年,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广西 理科 - 598 7152
43 (理工类,4年,5800元/年,在崂山校区办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广西 理科 - 568 9892
44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1 重庆 物理 物理+不限 619 9000
45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0 重庆 理科 - 601 7752
46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重庆 物理 物理+不限 585 9352
47 (崂山校区)(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 620 11523
48 (崂山校区)(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 627 12644
49 (崂山校区)(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 612 13081
50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1 贵州 理科 - 570 6247
51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0 贵州 理科 - 592 6800
52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2 贵州 理科 - 569 6079
53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1 云南 理科 - 606 6195
54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0 云南 理科 - 625 6278
55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崂山校区材料类专业 2022 云南 理科 - 606 7211
56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陕西 理科 - 560 11614
57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陕西 理科 - 585 8739
58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陕西 理科 - 571 9203
59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甘肃 理科 - 555 4952
60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甘肃 理科 - 571 4742
61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甘肃 理科 - 542 5244
62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青海 理科 - 483 2531
63 (年收费5800元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青海 理科 - 501 2044
64 (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青海 理科 - 481 2223
65 (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1 宁夏 理科 - 523 2089
66 (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0 宁夏 理科 - 543 2316
67 (语种不限)材料类专业 2022 宁夏 理科 - 446 8246
68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1 新疆 理科 - 540 3350
69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0 新疆 理科 - 561 3288
70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类专业 2022 新疆 理科 - 521 3068
71 (办学地点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山西 理科 - 579 6942
72 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江苏 理科 - 382 11284
7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安徽 理科 - 608 8143
7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江西 理科 - 598 7951
7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山东 理科 - 610 11869
76 (办学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 611 11219
77 (在崂山校区办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广西 理科 - 609 6116
78 (办学地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重庆 理科 - 614 6721
79 (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四川 理科 - 640 12220
80 (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 581 6599
81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云南 理科 - 619 6569
82 (教学地点: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陕西 理科 - 594 8978
8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甘肃 理科 - 579 4348
8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青海 理科 - 507 2404
8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宁夏 理科 - 552 2197
8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2019 新疆 理科 - 570 3173
中国海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云南上中国海洋大学多少分 2023年分数线及排名
中国海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中国海洋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中国海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中国海洋大学自动化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中国海洋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3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是哪个城市的大学,学校地址在哪里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是几本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是985还是211学校,附山东985大学名单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几本批次大学,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特色专业排名)

三、中国海洋大学师资和院系介绍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有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3个校区,占地2400余亩,正在建设西海岸校区。设有21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外国留学生700余人。教职工3698人,其中专任教师1884人,博士生导师50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9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先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4位知名作家受聘为学校“驻校作家”。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学校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18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4项、人文社科奖励77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26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211项,授权发明专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