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山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_历年文科理科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3-08-14 01:11:14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高教部;1962年归属山西省;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年份最高分平均分省控线线差录取批次
201356152149328一批
201259855753027一批
201163158457014一批
201061555553619一批
200961056254715一批

学校现有迎西、虎峪、柏林、明向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201亩,公共校舍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现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7000名,博士研究生7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5000名。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以及北京军区在山西省的第一个后备军官选拔培训试点高校。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开设有77个本科专业,126个硕士点,49个博士点,1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20个工程领域,10个高校教师领域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我校“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根据ESI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工程学学科、材料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趋优。现有教职工368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9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087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52名,博士生导师181名,具有院士荣誉的特聘教授14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5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9名,“*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各1名;山西省“*”特聘专家56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19名,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127名,180余名国内外著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紧扣区域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并承担了包括“863”计划项目在内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各类项目945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34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1项;获得教学成果奖132项,其中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科技开发的成果产出和转化带动了校办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凸显山西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重要龙头的引领作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为区域和行业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特别是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中,学校的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恪守育人使命,人文气息浓厚。多年来,学校矢志不渝彰显多年来形成的“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在各级各类文体赛事中取得丰硕成果:我校学生在全国机器人、“挑战杯”、数学建模等重大赛事中摘金夺银、频创佳绩;素有“西北王”美誉的男子篮球队15次获得CUBA西北赛区冠军,是唯一一支每届进入CUBA八强的队伍,并两次夺得CUBA全国总冠军;,学校男篮首次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并夺得全国亚军,成为CUBA和CUBS双料亚军。此外,学校女篮、女排、男足、田径、武术等运动队也多次进入全国大型比赛的决赛,并取得骄人战果,为山西省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学校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