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古往今来百姓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准则。大学生学会感恩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的重要标志。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的缺失令人担忧。我们不断从网络、报刊等媒体上看到的大学生忘恩、负恩现象的报道,令许多学者加强了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笔者认为,大学感恩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一、感恩教育的含义及其内容
关于感恩教育的含义,湛红艳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1〕。这种认识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似乎忽视了大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典型的灌输教育论。袁春平等人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2〕这种观点强调感恩教育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感悟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李占乔等人认为,感恩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即“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生活的教育,是教育者在挖掘和拓展特定或特殊情感情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心理采取某些手段和方法,引导和激发-原恩情结.产生共鸣,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原恩.
不断发展、升华的人文关怀的教育。”〔3〕这种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感恩教育,也强调了应注重人文关怀,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讲,感恩教育就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创造一定的氛围,引导学生对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价值认同,并付诸实践的道德教育过程。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使受教育者善于识恩并报恩,从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因此,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
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教育两部分。感恩意识是指通过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把感恩的内容内化为自己自觉意识,能够常怀感恩之心、报恩之心、施恩之心。感恩和报恩之心具体又包含感谢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社会和他人的救助帮扶之恩、自然的恩赐之恩等等。施恩之心,就是指在学会感恩的基础上,也要把这种恩德传递下去,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无偿施以恩德的意识。感恩行为就是要把感恩意识外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对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或事进行感激和报答。徐季红等人认为,“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它“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具有极强的弥合功能”〔4〕。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1.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可以向大学生传递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引导大学生发现生活中人和社会的美好和价值,激起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同和热爱,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处理好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回报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感恩教育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一个感人的情景或故事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共鸣,净化学生的心灵,教育者不用系统的说教就能让学生受到教育。因此,要把感恩教育还原于生活,让学生通过道德认知去进行情感体验,还可以将感恩的理念直接渗透在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感恩,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另外,还可以将感恩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针对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私冷漠,缺乏责任心,缺乏对他人基本的尊重,缺少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心和对师长教诲的感恩之情以及对他人帮助的感恩之意等现象,应引起高校重视。如2007年8月,湖北襄樊五名贫困大学生由于获资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话,让资助者寒心,最后五名贫困大学生受资助的资格被取消,等等。许婕等人指出,这些“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令人心寒的程度”。因此,要以感恩教育为起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丰富了道德教育的题材,更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
2.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近期”和“未来”的利益。是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愿望。
而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学会感恩,常怀感恩之心。如果每个人都能识恩、感恩、施恩,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会非常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恩教育可以促进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发展,推动*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且在大学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因此,柳礼泉等人认为,“培养具有感恩意识的大学生,营造一个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懂得感恩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7〕。如果一个人常怀感恩之心、知恩图报,就会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能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从而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3.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江*同志早就指出,人才的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8〕。
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而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能很好地弥补当前我们的教育者忽视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缺陷,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
陈军莲认为,“感恩是传统美德,是善的行为,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因而,成为社会受欢迎的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增强”。另一方面,感恩教育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诸如以自我为中心,铺张浪费、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淡漠,诚信意识弱化等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系统的构建
大学生感恩教育需要通过各种载体来实现,因此应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所谓感恩教育系统,就是指把一切影响和制约感恩教育的因素都看成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加强各个子系统或者影响因子之间的有机协调与配合,从而优化感恩教育的环境,形成教育合力。本文拟将大学生感恩教育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高校感恩教育系统、家庭感恩教育系统、社会感恩教育系统和网络感恩教育系统。
1.建立和优化高校感恩教育系统
高校感恩教育系统是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系统,因为,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高校内部,相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它是最主要的。大学生处于高校环境的影响之中,校园文化、教师的示范、课堂环境、校园环境、制度规范等都对其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协调好这些方面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就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9〕。感恩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该发挥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各种感恩教育资源,形成“校本课程”,用丰富的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避免简单空洞的说教和进行单纯的感恩知识的灌输。要引导和激发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施恩,如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暖春》、《背起爸爸上学》、《天那边》、《建国大业》等影片,让学生看过电影之后发表自己的观后感想等,以增强学生感恩的意识。
其次,以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使学生懂得教师的教诲之恩,进而尊师重教,刻苦学习。而学生感谢师长教诲之恩的意识的形成与教师个人魅力和师德师风有很重要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并把他所讲的话和他的行为进行着对比,在教育的名词后面学生时刻想着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我们要把良好的师德师风融入感恩教育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有爱学生之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通过无私奉献的爱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理解和体验老师的辛勤劳动,更加尊重老师。
最后,优化校园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一是建设优美的自然环境,美丽的校园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陶冶他们热爱自然、热爱校园的情操,也更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感恩教育一方面能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又能促进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共青团、党组织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国庆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同时高校还可以有意识地塑造、悬挂一些与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等相关的雕塑、画像。
2.重视家庭感恩教育系统
家庭教育在整个感恩教育系统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除了学校之外,与父母、亲人联系最紧密,家人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的确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让子女学会感恩,自己就应该率先垂范,在日常生活中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关爱孩子但决不能溺爱孩子。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端水给老人洗脚、梳头、叠被子、擦身子等,不怕脏、不怕累,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在他的心中埋下“孝敬”、“感恩”的种子。如在中央电视台“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中,当孩子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的情景,孩子觉得自己也应该为妈妈洗脚,于是就悄悄端来一盆清水,请妈妈洗脚。可见父母的模范行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此,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3.协调社会感恩教育系统
协调社会感恩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利用社区环境和社会实践环境的熏陶感染功能,其中社区环境包括家庭所在的社区和校园周围的社区等。政府应该主动帮助学校净化周边的环境,对那些影响学生成长的非法歌舞厅、夜总会、美容美发厅等应坚决予以取缔,同时社区应适当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艰辛、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鼓励和帮助,从而使他们理解、尊重、同情、关爱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社会、集体、他人服务的感恩行动〔11~12〕。
4.建立和净化网络感恩教育系统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前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识。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建立和优化网络感恩教育系统,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建立网络感恩教育平台。可以建立专门的感恩教育网站,也可以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辟一个感恩教育专栏,充分拓展网络感恩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建立网络感恩教育资源库,比如开辟网络感恩教育电影或者感恩歌曲专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感恩题材的电影或歌曲。另一方面,可建立学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网上可以倾诉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还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网络BBS、辅导员网站、时事政治网站等,在其内部设立“爱”的交流平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论坛的交流中建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祖国、感恩自然的意识。
其次,要加强网络监管,引导网络舆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第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和宏观层面规范学生和网民的行为,遏制网络犯罪,维持信息在网络系统中的有序传播;第二,要增加技术投入,开发各种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的软件,占领网络空间,引导学业抵制不良信息。同时开发各种网络安全软件和屏蔽技术高的软件,以提升网络安全水平。第三,提倡“网上道德”自律精神,引导大学生及其他网民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道德的信息和行为。第四,充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开展网络感恩教育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4-06-08 08:35:12甘肃上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时间:2024-06-08 08:32:53武汉城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时间:2024-06-08 08:30:02内蒙古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56西藏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03青海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