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关键(一)

更新时间:2023-08-22 13:34:1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3月至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10个省份,对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未就业的比例是城市的4倍。课题负责人指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业更难,会加大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这条路的难度,使得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进一步被堵塞,造成阶层固化。(广州日报3月19日)

很多人把农村生就业难,归于“父辈就业”,“户籍歧视”,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农村学生由于户籍原因,可能失去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而由于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讲人情关系,因此,没有社会资源、人脉关系的农村生,也就面临不公平的就业竞争。为此,必须推进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就业腐败。而在促进建立良好就业环境的同时,更需要从大学教育中,寻找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均查显示,重点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生和城市生的就业,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大(无论是就业率数据,还是就业岗位、行业流向),差距主要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即二本和三本院校,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除重点院校之外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正是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所以有舆论呼吁加大农村生进重大大学的比例,可是,重点大学的容量是固定的,农村学生上本科,还会集中在地方普通本科。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农村生就业率低,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质量有明显关系。不客气地说,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院校。不少学校的办学高不成、低不就,学生的就业也悬在空中,近年来,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都追求成为综合性、学术型院校,学校盲目增加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结果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缺乏保障,学校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比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近年来新设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大多出自刚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另外,有一些二本、三本院校,以考研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新生一进校,就动员准备考研,学生的学习就围绕未来考研而展开,如果考研不成功,这些学生的就业就十分艰难,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