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反腐记录《打铁还需自身硬》作文征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11 23:11:00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导语:只有勤学苦练、以身作则,才能做到“打铁能够自身硬”,从而在居民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而奋斗!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要做到戒私心,去贪欲,经常自省,提高道德修养,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打铁还需自身硬》征文范文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做严守纪律、改进作风、拒腐防变的表率,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这既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期待,也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职务就是职责,权力意味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其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尤其是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腐蚀与反腐蚀考验和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任务,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用铁的纪律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仅彰显了我们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更是我们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政治品格要过硬。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质和要求,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不断锤炼和塑造过硬的政治品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坚持不懈地改造主观世界,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的信念。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打铁还需自身硬,履职能力要过硬。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是好的,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们这支队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把加强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的本领。要认真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切实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履职监督的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律作风要过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纪检监察干部不具备天然的“免疫力”,纪检监察机关也不是天然的“保险箱”,必须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中央要求全党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中央明令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这样才能更好地正人、服人。要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落实八项规定,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始终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重,始终以反腐倡廉建设为念,始终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就一定能够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打铁还需自身硬》征文范文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新当选中共中央*的*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职责,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对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好处。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要确立政治意识、敬畏意识和使命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一、增强政治意识,认识群众,巩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我们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就是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持续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的*领导群众高度重视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究其原因,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的同时,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群众的状况也发生了变化。正如*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的那样,"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务必加以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的。

(一)纵向观察:随着历史的发展,群众构成发生的变化有三种状况。时代在发展变化,群众也在发展变化。群情的发展变化首先能够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层面来分析,大致能够分为三个群体。

第一个群体,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人群。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跟着党闹革命,经受了严酷的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并在跟党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理想与人生目标,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同时,在这个群体中也有许多人在旧中国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他们的生活境遇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社会地位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的恩情,于是打心眼里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总体上说,这个群体有着新旧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更替而产生的鲜明比较,有着强烈的翻身感。因此,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几乎家家户户门口贴的对联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快乐全靠毛*","听毛*话,跟共产党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真诚感情。这奠定了我们党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领导*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个群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生的人群。这个群体的群众尽管没有新旧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比较的感受,却也有另外一种强烈的比较与感受,那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的比较与感受。在计划经济时代,吃什么、用什么都得凭票供应,物资相对匮乏,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整个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如同魔术师变魔术一般,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简直让人无法坚信自己的眼睛。尤其是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在其岗位上不仅仅参与还领导了改革,看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一种自豪感。因此从总体来看,这个群体的群众有着强烈的快乐感与满足感,知道这天富足的生活、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国家的日益繁荣富强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在纠正过去所发生的错误以后才有的,是来之不易的,对党和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坚定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也铸就了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雄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个群体,是在新时期出生的人群。尽管这是个飞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人群的"代沟"间隔越来越短,但如果从总体上进行把握,还是能够将其归纳为一个人群。这个群体的群众没有新旧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感受,也没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一样的经济制度的比较感受,但是他们出生在*,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成长起来的,由此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一代。一般来说,这个群体在价值取向上,从关注抽象的政治与精神取向,转向关注具体物质与经济实惠取向。价值主体从较强的依靠性转向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追求个体价值的实现。自我对价值的追求从一元转向多元,他们追求富强、民主、礼貌、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概括地说,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建设现代化社会所务必的公民意识不仅仅在第一和第二个群体中确立了起来,尤其已经在新生代群体中牢固地确立起来了。这对建设*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来说好处是重大的,即其改革发展的动力已经由外生型转化为内生型了。全面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成为中国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了。

(二)横向分析:三种状况的群众各自都有了新变化。群情在纵向层面发生三种状况变化的同时,从横向层面分析也发生了值得关注的种种变化,产生了在改革发展中务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从第一类群众来说,他们已经进入人生的晚年。一些享受离退休待遇的老人过着比较殷实的生活。一些由于种种原因年轻时没有工作的老人,此刻除了子女后代赡养,政府也给予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由于此刻仍处于*,我国的养老机制以及社会保障还不完善,因此他们的生活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同时,改革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党风社会风气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一些具体改革措施的不一样看法,让一些老同志产生了意见。(精美短文)

对第二类群众来说,他们此刻是社会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生的变化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们中的一部分享受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比较多。也有一部分人享受的改革开放成果比较少--他们经历了上山下乡,好不容易回了城,但学历低,劳动技能差,年龄偏大,在深化改革当中成了下岗工人,被买断工龄回了家,此刻生活比较困难,他们就会有意见。就是原来享受改革开放成果比较多的人群中的一些人,也由于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后,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觉醒了,也对当前的社会管理以及有关政策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原作者:卞继浦)而对第三类群众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将成为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他们追求富强、民主、礼貌、和谐,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对清除消极腐败现象,对解决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自己的明确要求。

把上述三类群众及其所发生的变化一综合,我们就会清晰地看到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群众层面的原因了。*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务必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那么,如何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其前提就是要了解和明白群众。

二、增强敬畏意识,尊重群众,切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的坚强领导核心,离不开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展现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2013年7月12日*在河北省民政厅视察工作时就以前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大家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用好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增强敬畏意识,要虚心理解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人不能没有敬畏,党员干部更不能没有敬畏。增强敬畏意识,就务必虚心理解各方面的监督,尤其是群众的监督。这是正因:第一,群众最可爱。他们付出的创造性最多,最忍辱负重。就是这天,他们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但他们对党信任,十分体谅党和政府;第二,群众最可敬。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我们党执政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之因此能受到人民的拥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同人民群众持续了血肉联系;第三,群众最可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2013年1月22日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务必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理解人民监督。"随着民主的推进,制度的完善,理解监督将越来越成为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导干部要学会在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把它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二)增强敬畏意识,就要虚心理解组织和群众的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在新形势下务必发扬光大。在这方面,我们能够从党史中、从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的率先垂范中吸取丰富而宝贵的精神养料。

1978年9月25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接到了广东惠州地区检察官麦子灿的一封批评信,措词用语之尖锐、尖刻,超出上下级的容忍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来信说:"我同你不熟悉,也未见过面,只听过你讲话的传达,只见过你的指示发表在报纸上。但从上述的接触中,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爱夸夸其谈的人。"在信的主体部分,列举了习仲勋对惠州地区治水两大工程,在没有做深入调查的状况下,偏听汇报就作出了肯定,认为这是"骑上了大虎更难下啊!"来信还批评习仲勋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不及时,搞"假把式","我看你讲的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也是漂亮话,是句空话!正因你只讲,没检查督促。"这封1500字来信的结尾,还不忘"激将"一下:"你讲话中不是常说爱听刺耳话,说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吗?此刻给你提两个刺耳的意见,看你是否“叶公好龙”?"

应对如此尖锐的批评如何回应?习仲勋的做法是:第一,立刻给麦子灿回信,说:"你的来信很好,对我们各级政府班子个性是负责干部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我表示诚恳理解......"第二,在全省会上自曝来信,说:"这封信写得好,还能够写得重一点。下方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不好怕听刺耳的话,写信的同志坚信我不会打击报复他,这是对我们的信任。"第三,将麦子灿来信和他的回信一并转发全省,他说:"麦子灿同志对我的批评,是对我们党内至今还严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等坏作风的有力针砭,就应使我们出一身冷汗,清醒过来......"

这就是老一辈党和*对待群众批评的态度。2013年2月6日,*在中南海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时指出:"要继续加强民主监督。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无疑是重要的。共产党员在社会中扮演的主角是表现性的主角,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为目的的社会主角。共产党员在社会中起着表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作用,在各种社会主角中具有示范、导向性,在社会中起着楷模的作用,代表了社会的形象。

三、增强使命意识,引领群众,不断推动党的事业胜利前进

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我们务必将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伟大旗帜之下。正如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职责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发奋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确立使命意识,忠诚为民,我们要做遵章守纪的模范。肩负着在现代礼貌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我们党,务必要用严明的纪律约束之、保证之,才能应对挑战,化解危险,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因此,2013年1月22日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同时,执行纪律要讲规矩、讲原则。2013年7月12日*在河北省民政厅视察工作时指出,这些年,一些单位包括有的领导机关,讲面子不讲规矩,讲关联不讲原则,遇到矛盾绕道走,问题摆着拖着长期得不到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使一些规定变成了"稻草人",摆在那里没有用,群众反映很大。在这次活动中,要好好纠一纠这种现象。这是我们务必切实加以改善的。

(二)确立使命意识,忠诚为民,我们要坚定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出了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问题,2013年4月1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群众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务必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我们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为党旗增辉,为党的事业添彩。

《打铁还需自身硬》征文范文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起初的本意是打铁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必须足够硬、比铁硬,才能锻造出想要的铁器,也可理解为打铁的人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同志在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到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对党的责任、党的建设这一问题时用到了这一俗语。话语语重心长、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1)坦白的讲现阶段党内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讲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的体现。我们党有从不回避问题和矛盾的优良传统。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同物质世界中万事万物发展壮大的规律是相同的,总有一个发生、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发现自身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领导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新胜利,才有了中国今天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党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更加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党内存在问题的认识更加自觉、更加清醒、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又一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开始,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的新践行,也表明我们党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2)这也是摈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身体力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一个显著地特征就是打官腔、讲官话、凌驾于人民之上,注形式、讲排场、不求实际效果。面对人民,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场合,装腔作势,虚虚假假,努力维护自己的“官僚”形象;于人民交流放不下架子、附不下身子,遮遮掩掩。当新一届党的最高领导集体面对全国人民,用人民熟悉的语言,谦虚谨慎的姿态,同人民交流,充分体现了党的公仆精神,把自己摆在了为人民服务的位置,真正融入了人民大众。

(3)这是建设好党的决心和信心的宣誓。如果党的自身不“硬”,党和人民事业这块“铁”就打不动,就会折断党的臂膀,就无法向人民交代,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会被人民放弃、时代抛弃。所以,必须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百炼成钢,成为钢铁巨人,我们的党才能不为任何腐蚀所侵,不为任何利诱所惑,才能以健康的肌体吸纳新知识、接受新教育、应对新考验、取得新进步,才能使党永葆青春和活力,体现时代性、富于先进性,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在*上越走越宽广。

(4)透露出一种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建设打造一个坚实、纯洁、先进的党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之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执政地位、历史使命和所从事的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要求党自身必须坚强、坚硬,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才能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必须“硬对硬”“实打实”,实实在在进行党的建设,夯实根基才能做出人民满意的工作,受到人民拥护,勇力时代潮头,把*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5)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坚持和发展。从胡锦涛同志的“不折腾”到*同志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都是群众性语言。我们都知道,要与百姓走得近,就得讲老百姓的语言。这样才能消除隔阂,拉近距离;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民生疾苦,了解社会真相;才能从人民中汲取到力量和智慧,勇于改革、奋力前行,推动社会发展,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受到人民拥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翻开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著作,群众性语言比比皆是,老百姓看的亲切看的明白,在人民心中丝毫不减领袖风范,反而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种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