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诗句大全 > 正文

踏莎行 寇准全诗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08-25 11:46:59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寇准的《踏莎行》,选自宋词三百首。该词上片写景,景中生情,下片写情,寄情于景,以景结情,“忠愍思凄惋,盖富于情者。”是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对寇准诗作的评价,用来评论寇准的词。

踏莎行 寇准全诗
  踏莎行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屏山半卷馀香袅。
  密约沈沈,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 寇准翻译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着春残夏初了。蒙蒙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遥想当年,我们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远方的他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么。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踏莎行 寇准赏析
  上片写暮春季节,微雨蒙蒙,自然界的春天呈现一派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离情。两人别后无有音讯,引起思念之情。
  “莺声”、“红英”、“青梅”,仅仅三项事物,由于极富春的特征,足以将无边春色展示具体。“色”与“声”,“青”与“红”,“老”与“小”,对照映衬,生动鲜明,炼字工巧,耐人寻味。“将阑”、“渐老”、“落尽”而“小”,更是次第分明,动感强烈,春事阑珊的衰残变化,足以惊心动魄。妙在虽不言情而情自见:春光易逝,无可奈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一旦有此感触,自然也应该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了。
  “半掩”、“??”、“袅”、“静”,用词精当,刻画入微,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华丽精美然而冷落空虚的画堂环境,巧妙地折射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的郁郁情怀、沉沉幽怨,完美地构成了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
  下片中,“沉沉”、“杳杳”,巧用叠字,突出离别情思的幽暗深远与辽阔无际。既然如此,谁还有心情去对镜梳妆,“菱花尘满”,细节突出。“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所以听凭菱花宝镜积满了灰尘,也懒心无肠地不去拂拭它了。
  唯有芳草连天接地,一直延伸到伊人所在的远方。借景抒情,造语自然;芳草怀远,巧于用典。“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当离情别恨使人伤感至极时,真好象魂魄离体而去一般。凄惋之情,溢于言表;不尽之意,更在言外。
  这首词题为“暮春”,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现出一种青春易逝的惆怅情绪。在词风上受到韦庄、李煜的影响,以清新流畅见长,情景交融,充满画意

 寇准简介
  (961—1023)北宋政治家。字平仲,下?(今陕西渭南北)人。太平兴国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累迁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公元994年(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为官敢直言。宋真宗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反对王钦若等南迁主张,力主抵抗辽军进攻,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阳)前线亲自抗敌,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所谮,罢知陕州。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再相。真宗病,刘皇后干预朝政,?密奏请太子监国,事泄,为丁谓排挤,罢相,封莱国公。后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卒于贬所,谥忠愍。著有《寇莱公集》七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全宋词补辑》另从《诗渊》辑得一首

以上这篇是踏莎行 寇准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宋词三百首 尽在: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