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工资改革方案 > 正文

事业单位涨工资方向已定 编外人员有望缩小待遇差距(二)

更新时间:2023-08-16 07:55:2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事业单位绩效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事业单位较多,工资变革情况较为繁杂,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量化;另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压力较大,难以负担改革成本。

  上述人社部专家分析表示,目前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地方在制定具体绩效标准的时候自由度很大,往往容易走样。比如对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目前大都是以课时为主,而对于医院大夫、护士的绩效考核,则要考虑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等因素,因此很难划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据悉,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高层次人才和普通专业技术人员,人社部正在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新政措施。尤其是对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将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由主管部门依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以及风险等因素,确定分配办法和收入水平。

  现在事业单位涨工资已有法规保障,只是涨工资的时间要等到更具体的政策出台之后。

  ——人社部专家

分析

■背景介绍

7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2号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条例》共10章44条,自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据悉,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

【条例】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解读】我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始于2006年,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只是改革迈出的一步,更艰难的改革,是在不同地区、行业间以及不同资金来源的事业单位间,找到一种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何凤秋说。

  她认为,条例所说的工资增长机制,应当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化等因素,定期调整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而对于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则应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于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回归到公务员队伍管理,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工资

  包括

  津贴补贴

  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依据

  要与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涨跌等因素相适应

  要参考企业管理人员的同期工资水平

历程

  2006年

  人社部首次提出在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旨在通过绩效考核激励事业单位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国务院决定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实施“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1月1日起,解决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

  第二步10月1日起,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

  第三步将绩效工资推行至其他的事业单位。

  

  国务院颁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优化工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