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数据相关 > 正文

泉州目前到底是几线城市(城市排名)

更新时间:2023-08-27 07:00:39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泉州目前是二线城市,

泉州目前到底是几线城市(城市排名)

一、泉州是几线城市

从进入二线城市的30个城市看,省内厦门和福州,也被列为了二线城市,分别列第6、7位,泉州位居第13位。那么,作为普通地级市,泉州跻身二线城市的底气在哪里?

看本次评比的标准看,主要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一级维度来评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情况。

商业资源集聚度看,泉州优势较为明显的。发展商业,人口十分核心的资源。泉州目前的常住人口,900万上下,是福建人口第一大市。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民间消费能力强,在庞大的人口规模下,支撑了泉州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

另外,商业,是泉州这座海滨城市的传统优势和基因。泉州是宋元时期的第一大港,也是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这种商脉,延续至今。崇尚商业,依然是当今泉州的民间传统,用全民皆商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一传统下,重商主义和崇商主义,使得泉州的商业资源丰富。

泉州还是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去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城市枢纽性看,泉州的区位,在省内福厦两大中心中间。目前,厦漳泉三大城市组成的城市圈,是省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区域,也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区域,泉州是这一区域内经济总量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

作为一座创业型城市,泉州的城市人群的活跃度无疑是较高的。900万人口,各类市场主体120多万个,也就是说,平均每8个人,就有一个在创业。这种创业热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看,泉州城市的包容性近年来也在提升。泉州,也是省内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900万常住人口中,有200万是外来人口,其中很多创业者、老板来自泉州以外的区域。

从未来的可塑性看,在厦漳泉一体化和城市融合发展大背景下,产业基础好,民间活力足的泉州,也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前景可期。

不过,与很多二线城市相比,泉州目前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GDP含金量不足,是万亿GDP城市中唯一没有地铁或轻轨的城市,中心城区发展较弱,各类城市配套不足,发展极为分散,没有形成合力,但泉州城市也在奋力发展中。

二、泉州市简介

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含金门县),2020年末常住人口879万人(不含金门县)。少数民族有55个,以回族、土家族、苗族和畲族居多。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 

地势 

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海岸港口 

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70个。深水良港多,可建万吨以上深水泊位123个,湄洲湾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近海渔场面积50.6万公顷,海洋生物种类600多种。渔港24个,机动渔船2875艘。渔业重点乡(镇)13个,渔业村99个,渔区人口29.86万人,渔业从业人员13.07万人。 

气候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2℃,常年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古诗称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故泉州有“温陵”之雅称。 

三、泉州最近新闻

作为“晋江经验”发祥地,泉州市致力发展实体经济,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9大千亿产业集群,并在2020年GDP迈入万亿元。

时值“晋江经验”提出20周年,由省委宣传部主办,泉州市委宣传部、省宣新闻中心承办的“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集中采访活动于8月11日在晋江启动。集中采访团分赴晋江、南安、石狮等地品牌企业、产业园区调研采访,切身感受“晋江经验”的核心动力??改革创新,领略企业转型升级的智造“芯”路历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引领制造插上智造翅膀

作为民生制造业重地,泉州一直将创新作为发展的重点,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智造强产业战略。

今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国队以0.016秒优势夺得首金。成功的背后有“泉州制造”??安踏设计制造的比赛服送出的“神助攻”。“这款被称为‘冰上鲨鱼皮’的比赛服,阻力减少5%-10%。”在安踏永不止步博物馆内,解说员在介绍这一中国第一大运动品牌30年兴路历程时充满自豪。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更是直指,“我们始终坚守实体经济、坚守主业,认真做好每一双运动鞋、每一件运动服”,而安踏一路的成长,就是“晋江经验”的践行者、受益者、亲历者。

百宏集团更是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涤纶厂区内随处可见智能机器人在忙碌,全自动智能落筒、全自动智能检测、全自动智能包装,科技感与未来感颇为吸睛。据介绍,百宏工业丝5G智能化工厂被誉为“全行业首座智能化工厂”。作为全球最大的经编间隔织物生产基地之一,华宇织造公司率先构建了“5G+工业互联网”的智能总体架构,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标准的制定者。

10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绘就19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大研发投入,突出工业企业链条化创新体系建设,赋能产业升级。仅晋江市,今明两年计划安排30亿元奖励扶持资金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引力 补强科技创新短板

“在泉州,民营经济的活力,不仅来自民企的自我创新,更来自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研采访中,记者对这句来自业内的说法感受颇深。南安高端装备智造园就是实例。园区以“政府+园区运营商+民营资本”的形式投建,将建设标准厂房、商务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3D打印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等,意向入驻企业近130家,已有22家优质企业入驻。

近年,泉州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与中科系、大学系、企业系等18家大院大所合作,累计服务企业近2000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千项,覆盖泉州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新材料、陶瓷建材等领域。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中心是由中科院海西研究所与泉州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的科研机构,围绕地方产业重大需求,与柒牌、华宇、361度、恒安、晋工等企业合作,通过数字赋能,推动企业在物流、生产排程、5G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产业研发等方面不断升级。

晋江市创意创业创造园致力于打造福建“中关村”,上百家科创孵化企业聚集,在园区转上一圈,就能碰撞到世界级的创新技术。象福建约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塑料液体色母公司,填补了国内在液体色母领域研发和应用的空白;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云孵化中心,已经帮助晋江纺织、鞋服、机械、卫品等行业共40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氮化铝陶瓷基板生产制造企业,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多重科技创新政策叠加下,泉州的产业能级大大提升。10年来,泉州全市工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9500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2.4万亿元,工业总量约占全省1/3;泉州亿元工业企业从2012年的1704家增至2021年的309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