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思想汇报 > 正文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8-27 08:48:49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一】

“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腐败、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腐败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腐败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官场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二】

历时八年,六易其稿,周梅森终于在新年到来之际为读者奉献出了他的又一部政治小说《人民的名义》。对这部新作,可以言说者甚多。我以为它首先为我们如何提高主旋律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提供了丰富、新颖而有效的经验。毋庸讳言,我们的主旋律文学创作确实不太尽如人意,许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与故事一旦搬进了文学作品便味同嚼蜡,许多被民众共同关注令人振奋的重大主题到了文学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与深度。时间一长,读者对主旋律文学创作似乎越来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我们的许多作家没有将主旋律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来对待。不管主题如何重大,题材如何重要,都要按照文学的规律来创作,不管哪一类作品,只有具备了文学的优秀品质,它才会得到读者的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旋律并不享有非审美的豁免权。《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带来的是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环环相扣、戏中有戏的连台大戏,是性格丰满而独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层劳动者,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商界、企业、金融,以及社会灰色地带的各色人等,是现实的浮世绘,是时代的众生相。作品以一个省域为故事空间,并以其政治生活为主要的故事内容,以重大腐败案件的侦查为故事动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反腐败斗争的惊心动魄,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多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社会主体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酣畅的精神享受和富于挑战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认为这部作品不能仅仅从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上进行评价,它同时对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带来了启示。不能不说,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轻质”的“小长篇”似乎渐渐成为主流。这些长篇多以日常的局部生活为背景,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主题也大都以一些小情感、小忧伤为主。传统长篇那种深刻的主题、重大的题材、宏阔的场景、众多的人物、激烈的冲突和汪洋恣肆的语言不再是主流。我们当然知道,长篇需要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传统为前提,不能以抛弃长篇艺术的多样化为代价。当长篇越来越小越来越轻时,我们在长篇中便难以看到时代的潮流,难以感受到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辉。而许多长篇的艺术手法也渐渐流失,包括人物塑造的方法、复杂的结构营造、戏剧性冲突的设计技巧等等都稀有传承。现在的长篇似乎不需要生活的积累与艺术的修为,许多年轻作家上手就来,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这样的局面如果成为主流,长篇小说将难以完成本来的文化功能,变得徒有其名。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周梅森这批作家的力量了。就以《人民的名义》来说,它对时代的呼应,它对现实的批判勇气,足以鼓荡起人们的豪情,满足人们对社会巨大的思考量,而其对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刻划,包括对许多小人物的精雕细刻,都使得文学人物的画廊不断增量,而对侯亮平等人物的塑造,使久违的英雄式形象得以回归,从而复活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审美情结。与之相对应,以英雄人物为引领,对社会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学意味的反思使得长篇小说再次显露出史诗的光芒,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美。

文学有其审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但艺术观念的进步应该使我们对文学的进程有更自觉的思考和积极的应对,仅以长篇制作来说,轻重并重才是其多样化的发展之道。我们当从这个高度来估量《人民的名义》这类作品的审美价值。

【党员干部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三】

《人民的名义》开篇的第一个大案,是由陆毅饰演的最高检反贪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依法突击搜查侯勇扮演的国家部委某司项目处处长赵德汉家。在简陋的机关房改房的家中,一脸憨厚老实的赵德汉埋头吃着炸酱面,他每个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外出时只骑自行车。最终,在赵处长的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办案人员找到了现金2亿多元。

虽然戏只有两集,但侯勇的演技已让观众叹服。“赵处长这个角色从最初淡定、后来暴怒再到崩溃,层次感特别强”,“尤其是在冰箱旁崩溃的那一段,眼角眉梢都是戏,绝了”,“什么叫教科书般的演技?看看侯勇就知道了!尤其那场哭戏,除了表情变化之外,还有发红的脸庞、颤抖的嘴唇,甚至额头上都有一层汗,建议年轻演员多多揣摩学习”。前日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侯勇解读了他给角色设计的三个层次,“当他发现自己被调查的时候,第一反应肯定是掩盖,然后随着抽丝剥茧似的调查,这个人从拒不承认、刚开始似是而非,到面对铁证如山时崩溃,从这些心理上的变化来展开几个层次”。他透露,表演的时候拒绝“脸谱化”,“可能导演也是有意让我来演这个角色,因为之前大家想象不到。”

面对陆毅的步步紧逼,侯勇不紧不慢地吃着炸酱面,侯勇透露,观众看到的炸酱面,在片场拍摄中吃了五、六碗:“因为有各种景、各种角度,那碗面其实是白水面,啥味道都没有。”对于在《人民的名义》中的表演,侯勇表示:“一个演员,特别是一个职业演员,他不会去排斥正面或者反面角色。我这两年也试图尝试去演一些大家意料不到的角色。当然跟这两年很多影视剧创作低迷、类型单一、迎合观众、被网络所裹挟等现象都有关系,像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觉得没有什么好戏可以演,这也是比较惆怅和无奈的。”

除了侯勇和陆毅的博弈外,《人民的名义》的另外一条线索中,吴刚、许亚军、张志坚、李建义等的群戏也因火花四溅被观众频频“点赞”。在他们的演绎下,一个会议玄机重重,难怪有网友感叹,“除了男主角,我看谁都像卧底”,“不看不知道,戏骨们聚集在一起,哪儿都是戏。那些面瘫小花小生真是完全没法比啊”,“几位老戏骨真是没得说!全是戏,台词有时候都是多余的,一个抬眼,一个挑眉全有了,可以说是谈笑风生间激流暗涌,一来一往中绵里藏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