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思想汇报 > 正文

2018全国两会精神专家解读 聚焦两会热点(四)

更新时间:2023-08-15 20:07:00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4、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报告摘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

【评析】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所谓民生,就是要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教育是民生之本,正基于此,每年两会上教育都备受关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公平优质教育,强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价值遵循,其实是在承诺,让教育发展的红利,能惠及到所有百姓家庭。大家期待中国教育品质再上新台阶,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综合分析]

在教育问题上,历来有质量和公平两大纬度。*的教育,必须在教育和公平上实现最大的平衡。所有人接受低水平的教育,不是我们的追求。自然配置教育资源,部分孩子接受贵族教育,另一部分孩子接受基本生存教育,只会人为制造教育机会上的不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公平体系的构建。办出高水平又能兼顾公平性的教育,事实上是在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公平机会,畅通社会上升通道,建设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充分发展的和谐智慧社会。

教育公平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教育公平应该由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担当。它主要指向教育的区域差异或校际差异。比如,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教育政策的适当倾斜、教育评价的因地制宜等。从目前情况来看,资源均衡配置中的硬软件正在由政府组织强力推进,但人力资源的“逆洼地效应”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带来的不公平现象还比较严重。教育公平的另一层理解指向学校。它是指学校或学校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它更多地指向同一所学校内的群际差异或生际差异。对同一所学校而言,无论其生源状况怎么样,它的学生群体都会存在性格气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成就了一个个具体的“人”,才让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了潜在的发展轨迹。但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老师更喜欢用分数来区分和对待自己的学生。从学校角度看,很多学校会把文化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集中编班,安排相对优秀的老师到该班任教。从同一班级角度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容易更加器重那些文化成绩好的孩子,而忽视甚至轻视那些文化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殊不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上述现象与行为都是有违教育公平原则的,都需要我们教育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改进。

其次谈谈有质量。关于教育质量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有过很完美的论述。遗憾的是,这些论述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并未达到理想的引领效果。我想,这也是要在十九报告中对教育特别强调的原因。事实上,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观还更多地停留在考试分数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评价、家长因为短视而对教育形成的功利期待、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及这种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作用难以在短期内看到和评价

[对策措施]

首先,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动力的重要途径。深化改革,一方面要从教育供给侧发力,加大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科学配置资源以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让更多的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要通过综合改革,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尽可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共享水平。比如,由优质学校牵头,建立教育集团和办学联合体,强校带弱校、名校办分校;建立和完善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的长效机制,使得优秀教师和校长自愿交流轮岗,城市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任职;改革对学校和校长的评价标准,体现多样化导向,引导学校办出特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当前,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克服单纯以考试分数、单纯以中高考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评价校长、评价教师的做法,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