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今日资讯 > 正文

易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最全的易氏家族族谱【完整版】(一)

更新时间:2023-08-23 21:51:47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易氏,中国姓氏之一,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出自《史记?封禅书》,来源于黄帝象日月之形,始祖为中山王尚工。

    源流一

    战国时期中山国被灭以后,其王室后代后来被秦国迁至太原,再逐渐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并改姓易。

    源流二

    易姓乃黄帝后裔,黄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征日月之兆以为姓,易者,日月为之也(象形文字,上日,下月);开物成务,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周易彖辞上》  ,详见《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538?563页。  

    源流三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作者在陕西黄帝陵,见馆藏百家源流纪念馆中,所记如此,并有盾章作为纪念。 

    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裔中有人被封于易州(今河北易县),他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北易氏。

    来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该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毕万在晋献公属下为大夫。在毕万的后裔子孙中,有人食采于冀州东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五

    源于韩信后裔,吕后杀韩信一门,韩信一幼子得太尉陈平帮助,由乳母带出,远遁江南,改姓为易以自保。故今广东鹤山坡山易姓一族,逢农历四月初二,必纪念陈平陈太尉生日,至今两千多年,不曾中断,太尉恩典,永志不忘。

    历史迁徙

    先秦时易姓的活动缺乏资料,直到三国时才有易姓的记载,河北是易姓早期主要的活动地区。到西晋时,湖南和甘肃已有易姓的足迹,唐朝时易姓又移民江西,宋、元时期,在山西、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区也出现了易姓,至迟在明朝,易姓进入了西南和福建地区。

    宋朝时期,易姓大约有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8%,排在宋朝姓氏第一百五十位以后。易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易姓总人口的59%。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山东三省,全国形成以南部湘赣和北部山东为中心的两大块易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易姓大约有17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为明朝第九十五位大姓。易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易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江西为易姓第一大省。宋、元、明时期,易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的易姓聚集区。

    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堂号

    瑞芝堂:来源自宋代江西上高县进士易延庆,官居大名府兵曹参军,因父丧,辞官庐墓,墓侧紫芝玉芝丛生;后又因母丧,复辞官庐墓,因母生前嗜栗,他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栗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其后裔的堂号为“瑞芝堂”、“纯孝堂"或“植栗堂” 。

    济阳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纯孝堂:同瑞芝堂。

    植栗堂:同瑞芝堂。

    忠裔堂:资料有待补充。

    添裔堂:资料有待补充。

    忠思堂:资料有待补充。

    继华堂:资料有待补充。

    百禄堂:资料有待补充。

    联魁堂:资料有待补充。

    敦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绥福堂:资料有待补充。

    庆源堂:资料有待补充。

    重桂堂:来源于唐朝江西宜春状元易重,字鼎臣,官至大理寺评事。

    亲睦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