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今日新闻 > 正文

今天榆林地震最新消息2018,榆林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更新时间:2023-08-18 12:34:21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年6月23日上午9时许,榆林市榆阳区一连发生两次地震,城区震感明显,高层建筑大多发生轻微摇晃。地震发生时,刚从西安一家企业总部调来榆林分部工作的王海东,正在办公室整理材料,他一度不能站稳,头还有些晕。王海东准备往出跑,却发现屋内其他几个同事没有动,若无其事地仍在工作。

“地震可能是附近的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的。”同事告诉王海东,榆林城区几十公里外就有许多煤矿采空区,塌陷地震近些年常发生,已不稀罕了。

塌陷地震也叫矿震,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据榆林市地震局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榆林地区已发生了2.0级以上矿震76次。频发的塌陷和地震,越来越让榆林市政府和群众感到采空区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治理也陆续开始付诸实施。

>>问题严峻

多县区存在大面积采空区

最多一年发生19次塌陷地震

其实,像王海东这样的外地人,很难理解榆林地区大量存在的采空区造成的影响。“10年前,塌陷地震对于榆林人来说肯定也无法理解,但是,现在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说明了采空区的问题已相当严峻。”榆林市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榆林发生塌陷地震一般与煤矿开采有关。目前,神木、府谷、横山、榆阳区等地都存在较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区。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到,榆林市各县区已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

据榆林市地震局数据显示,榆林市最近一次塌陷地震是11月3日发生在神木县的2.9级地震,这已是该市各县区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8次地震,震级最高是3.3级,包括6月23日上午发生的两次地震,全属于塌陷地震。与此对比鲜明的是,全省今年以来,其他地区的地震也只有12次。

榆林市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塌陷地震也叫矿震,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陕西省最早记录的塌陷地震于2004年10月发生在府谷县,震级4.2级,也是目前为止榆林煤炭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最大地震。

榆林市地震局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至2011年榆林地区发生2.0级以上塌陷地震58次,加上今年目前共发生了2.0级以上地震76次。其中2008年一年发生19次。这些地震,虽然震级小未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频发地震,造成了当地土地塌陷、湖泊萎缩、河水断流、居民房屋受损,不少人被迫迁移家园。

>>积极调研

政协委员建言采空区治理“煤矿实行充填开采”

2012年伊始,治理塌陷区煤炭充填开采与环境保护工作就成为榆林市榆阳区政协的一项重要协商议题,列入年度工作要点。今年年初,榆阳区政协副*张崇厚、刘侯义带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区煤炭、财政、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和当地部分矿区进行调研,有的还赴河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经过调研,他们主要发现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榆阳区除少数煤矿回采率接近75%外,全区采区回采率不到40%;其次,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榆阳区煤炭工业主要以开采原煤为主,绝大部分都以原煤生产销售为主。煤炭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全区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不足200人,仅占从业人员的0.5%左右。

生产效能较为落后也只是一方面,当煤层被开采过后,出现的采空区塌陷引发的地质灾害日益显现,更令考察人员忧心忡忡。据调查,榆阳区共形成采空区面积29.7平方公里,塌陷面积4.9平方公里。全区23个煤矿有12个矿井因采煤引发了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据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报告,煤矿开采使得榆林区域的地下水位由过去的5至7米下降至16米以下,靠近采空区已无浅层地下水。

“说一千道一万,不改变思想观念,肯定什么也做不好。”组织此次调研的张崇厚说,据有关方面测算,采用传统方法采煤,平均每采一万吨煤就会塌陷0.2公顷土地,仅2011年榆阳区就生产原煤3081万吨,将会引发616.2公顷土地塌陷。“煤矿开采应该迅速改变掠夺性传统开采方式。”

政协委员们对治理采空区的主要建议有:一是煤矿企业采用充填法的生产方式,研究、试验适合的充填材料、充填技术,积极推动在条件成熟的煤矿先行试点,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使全区有条件的煤矿都能实行充填开采;二是开采、充填与新农村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善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立法保障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在生态脆弱区的推广。

>>治理行动

正在开展填充式开采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

“今年计划启动15个煤矿涉及1661户、5654人的搬迁安置工作,一批移民相对集中区正在建设中。”榆阳区煤炭局居民安置计划负责人梁文治说,目前,为了解决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政府对矿区居民因煤炭开采造成生产生活影响进行的统一补偿,也是规范煤炭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行政行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榆阳区将吨煤提取2元的标准调整为吨煤4元,其中70%用于对矿区范围内有直接影响的村组进行补偿,30%用于全区统筹使用。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民营小煤矿不规范生产,造成部分矿采空区分布不明,加上煤矿产权流转频繁,生产者急功近利,留下的欠账到煤矿运营后期无力治理。“每开采一吨煤,预留出治理资金,交进去就不能动。不少小煤矿的生命运转期8至10年,规模小,有的还多次转手,利润比较低,防止企业解体后留下大片采空区无人买单的尴尬局面。”梁文治说。

“居民安置是治理采空区的前提,技术上仍要克服许多困难。”梁文治介绍,今年邀请了来自北京的科研人员对榆阳区煤炭采空区的分布,进行勘查和综合治理方案的编制工作,在个别煤矿正在开展填充式开采试验,待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区老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填充式开采还是属于实验阶段,虽然个别煤矿已开始,但效果如何还不能肯定。此外,经济因素也困扰着治理工作。今年煤炭行情不好,现在老采空区治理成本也要上百元每吨,再加上生产成本,如果煤矿一直赔钱,也很难督促其积极配合。成本、观念、技术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榆阳区煤炭局负责人介绍,采用充填法的吨煤生产成本比目前生产一般要高20%左右,吨煤生产成本会增加50元至120元。边填充边开采,尽管成本增加,资源回采率可从不足40%提高到90%以上。从根本和长远上看,这样做不是增加成本而是降低成本,是提高竞争力而不是降低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政府正不断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认识到采用充填开采技术的价值所在,治理煤矿采空区,这条路很不容易,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即使代价再大,也要坚持走下去。

>>整体规划

3至5年下沉区域逐渐恢复地表自然景观

榆林市能源局调研员、榆林地方煤炭采空区治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国荣长期从事对煤炭采空区的研究工作。

资源开采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不少煤炭企业在探索充填开采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榆林市治理工作从山东、内蒙古等地煤矿企业吸取了许多经验。

杨国荣说,榆林是个产煤大市,传统开采方法必然造成采空区。采空区治理按照谁开采,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对地表塌陷,下沉的区域逐渐恢复地表自然景观。从去年开始,榆林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对采空区治理计划启动。第一阶段是普查,今年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对榆林采空区进行普查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野外勘探、钻探,预计明年3月份完成全部工作190座煤矿,涉及435余平方公里。普查结束后,将出台更加详细周密的治理方案。“除了政府机构,还有企业自身,对采空区治理的认识仍需要不断提高重视之外,技术上还有不少问题还待探讨研究。”杨国荣坦言,充填开采的成本平均要增加100多元/吨,较高的成本也困扰着煤炭企业,受煤炭市场波动影响,企业效益若下滑,治理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会受影响,用于采空区面积大,需要大量的充填材料,选用适合榆林地区的充填材料,不断降低开采成本,成功探索出一整套治理经验,也是目前榆林治理采空区亟须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