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发言稿 > 正文

弘扬革命精神发言稿【精选篇】

更新时间:2023-08-16 10:17:40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篇一:弘扬革命精神发言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七律•长征》中的词句,描述了长征的艰难,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的第一段征程。一路走来无论是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还是在上杭县的古田会址,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让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场生动的党课教育,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她是“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她是“前所未有的故事”的开篇;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她是“惊心动魄的史诗”的卷首。在中复村红色讲解员深情的话语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身边是年迈的老母毅然的将全部孩子送上了战场,无数的革命战士以生命为柴燃起的革命之火,由号角声、炮火声、呐喊声构成的红色乐章,这一切一切震撼着我的灵魂,洗涤着我的心灵,坚定着我的信念,给了我更加强大的力量。讲解结束时,我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早已紧握了双拳,热泪盈眶。

松毛岭上的硝烟,长征的号角已经远去。今天,我们再次走近这段历史,是为了缅怀无数为中国革命胜利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是为了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开创党和中国革命事业新局面的丰功伟绩。他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同在。

长征留下的不仅是湘江之战的悲壮,四渡赤水的智慧,飞夺泸定桥的神勇,过雪山草地的坚毅,吴起镇的欢腾,更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武装着我们,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强大,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阔步前行。

  篇二:弘扬革命精神发言稿

为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国的艰辛历程,体会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今年7月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遵义、重庆社会考察活动。先后参观了息烽集中营、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等地,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让我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丰富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

革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力支撑。*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过去,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追求独立梦、解放梦过程中所铸就的系列革命精神,无疑是中国精神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典型呈现。今天,伴随着革命精神得以诞生的一系列重大革命事件虽然已经被永久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这些革命事件中诞生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则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能够跨越历史的鸿沟,继续支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诞生在贵州大地上的遵义会议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最光辉、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神表征。如果从一个更大的历史尺度来看,遵义会议精神不仅是一种政治精神,更是一种历史精神、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乃至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不断追求独立和解放历程中一笔有着独特价值的精神财富,早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必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有梦想,但往往被习惯的思维定势、固有的思想观念所禁锢。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信心不足,缺乏敢于争先的意识;自我满足的思想蔓延,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识;怕担责任,缺乏勇于担当的意识等。在此背景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所蕴含的实事求是、敢于批评、勇于反思精神,并以形象、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在接受崇高革命精神的洗礼中突破思想的禁锢、实现思想的解放,以全新的思维、全新的观念和全新的思路开拓中国美好的明天.

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中国人的力量。“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有将个人的愿景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并使之成为大众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才能凝聚发展的正能量,为“中国梦”汇集强大力量。遥想当年,通过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会议的召开,党和红军进一步深化了民主、实现了团结、凝聚了力量,终于走出了困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开放创新、团结奋斗,敢想、敢干、敢担当,敢闯、敢试、敢突破,就一定能凝聚起全体国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正能量,一定能把革命精神的感召力、凝聚力转化为大众的行动力、实践力,一定能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同心构筑中国梦。

  篇三:弘扬革命精神发言稿

2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不断培植全体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华文化不竭的生命力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在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具有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在革命战争中起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红色革命精神如同一把火炬,仍是照亮中华民族伟大进程的火把,是永不退色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取“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红色革命精神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在*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如何深入民心,如何在*中发挥自己的中坚精神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跳出传统模式,创新形式,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之渗透在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红色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发挥自身魅力,照耀中华大地。红色革命精神的发扬需要从思想上构筑坚实的阵地基础,红色革命精神的发扬可以充分利用革命根据地,以保护为前提,推广为目的,开发红色旅游基地,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体会革命时期下的为国浴血奋战的爱国情操,既推动老区经济发展,又在潜移默化中将革命精神渗透,打造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双丰收的发展态势,

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在伟大的*实践中,我们必须高举其伟大旗帜,守护我们共有的伟大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