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放假通知 > 正文

宁夏古尔邦节放假通知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13 15:33:34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宁夏古尔邦节放假通知范文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为便于各地、各部门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xx〕28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我区部分节假日放假调休日期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5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五、端午节: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12日(星期日)上班。

六、古尔邦节:9月11日至14日放假调休,共4天。9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七、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八、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x月x日

宁夏古尔邦节放假通知范文2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为便于各地、各部门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6〕28号),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我区部分节假日放假调休日期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6日(星期六)、2月14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5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五、端午节: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12日(星期日)上班。

六、古尔邦节:9月11日至14日放假调休,共4天。9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七、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日)上班。

八、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相关阅读:

宁夏古尔邦节

伊斯兰教规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上旬,为穆斯林改造宗教功课,前往麦加朝觐的日期,从开斋节那天算起,往后推迟70天,即是这个节日。古尔邦节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基督教翻译为亚伯拉罕)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基督教翻译成以实玛利),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

宁夏古尔邦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

在宁夏古尔邦节节日中,穆斯林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都要宰牲祭献真主。按规定一人宰一只羊,七人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祭献。各家所宰的牛、羊、驼,必须是完好无损,不瞎不跛,所宰牛、驼、羊等的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余物,都要深埋。

节日这一天,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回民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瓦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萨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回族当中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要参加。即使你不懂回族的风俗习惯,那么,你也得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