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最新《大火种》观后感范文四篇

更新时间:2023-08-15 08:23:52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篇一:《大火种》观后感范文

1926年冬。中共地下党员刘雨心将一本意义非凡的书带到广饶,这本书就是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刘雨心携带此书前来广饶的途中,风声鹤唳,危机四伏,广饶警察局长胡传山等反动派费尽心机搜查《宣言》,广饶地下党人刘忠良、刘石厚等同志为接应刘雨心、保护《宣言》与敌人斗智斗,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首版《共产党宣言》终于像火种一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开来???

《大火种》是我国首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的信念,传递老一辈革命精神。

《大火种》故事虽然不属于大开大合的历史事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该片贯彻了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的精神,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体现。

篇二:《大火种》观后感范文

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主要内容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认真贯彻执行*10月15日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主旋律、唱响中国梦,传播正能量。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拍摄了以此反映《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农村传播过程的影片。

该片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在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有一本封皮残缺、纸张泛黄的小册子,这就是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由于排版和校对的疏忽,封面的书名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初版仅印了1000册,现在存世的极为罕见,已被定位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像火种一样传播的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部充满了信仰力量的电影!

通过观看《大火种》这部电影,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

篇三:《大火种》观后感范文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这是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通过公映这部电影,可以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的信念,坚定走*的信心和决心,激励广大观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篇四:《大火种》观后感范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认真贯彻开展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电影《大火种》已于6月27日上映,影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华夏电影出品并发行。影片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当年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并使之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畏牺牲、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原著作者铁流说,“希望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吸引观众,也鼓舞更多的人创作红色题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