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体育大学 | 体育 | 14 |
2 | 天津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3 | 上海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4 | 首都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5 | 成都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6 | 武汉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7 | 南京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8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9 | 西安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10 | 沈阳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11 | 广州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12 | 山东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13 | 吉林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14 | 河北体育学院 | 体育 | 14 |
2014-体育类大学排名
高校名称:北京体育大学高√211研√
高校代码:10043
高校人气:140293
隶属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
高校类型:体育重点大学本科一本
高校网址:
联系电话:(010)6298904762989342
相关高校:
北京体育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2007年,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教育部近十年组织的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学校现设有50个二级教学单位和中层单位,其中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社会体育系等5个系,学校还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也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教育学、理学、医学等3个学科门类博士、硕士学位;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临床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1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近1000名。学校现有教职工1011名,其中专任教师627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92名,博士生导师65名,硕士生导师184名,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74个,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
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6个继续教育教学站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9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2007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校已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授予了国际奥委会*罗格等8位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名誉博士、博士学位;从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为106个国家培养留学生5000余名。
建校60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并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向学校颁发了2011年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曾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表彰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十二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全面回应建设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体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办学理念与使命: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
天津体育学院建立于1958年8月。当时,国家体委、教育部根据华北地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体育师资、竞技体育和体育管理人才匮乏的状况,决定在当时的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组建天津体育学院,由当时的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
建校初期,学校拥有田径、球类、游泳、跳水、射击等教学训练场馆以及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我国运动生理学奠基人陈家琦、著名体育管理学与体育场地建筑学专家马喻、体育理论专家牛兴华、运动心理学专家柴文秀、运动生物力学专家刘世藩以及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专家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
当时,学校主要承担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培养体育师资的任务。1962年,学校首届毕业的本科生充实到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及体育管理岗位。同时,学生中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42人18项97次打破全国最高记录,学校的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学校紧密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办学,改革以培养体育教师和运动员为主的单一本科办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广泛需求,学校较早地举办了研究生教育,开展多种体育工作者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探索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等优势学科初步形成,专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步入博士培养领域。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一批现代化教学、科研、训练设施相继落成,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现有15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新闻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英语、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与健康,隶属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4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学生4430名,其中本科生4101名,硕士研究生329名。
学校有教职员工463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优秀教师4名,天津市特聘教授1名,天津市特聘(讲座)讲授1名,天津市授衔专家1名;副教授以上专任教师115名,其中教授37名,副教授7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名,硕士学位教师97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65名。
学校现有六个硕士点,分别是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人体科学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以建设全国一流学科为目标的“重中之重”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学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03年第九批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学校被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
学校占地534亩(356018平方米),建有综合训练馆、田径馆、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舞蹈馆等教学训练馆12座,国际标准的塑胶田径场、足球场和灯光棒球场等室外训练场地20余块。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28万元,现有各类实验室19个,其中基础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11个,实验室总面积为6655平方米。同时建有实习实践基地99个。
学校新建图书馆总面积8725平方米,中外文馆藏图书30.24万册,国内外期刊400余种,拥有7套中外文光盘检索系统和包括80余种全文数据库在内的16个中外文检索系统的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宽带光缆接入天津市数字图书馆,可检索图书资源61万册。
目前,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96453平方米、体育教学场地面积11350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宽带网等基本设施齐全。
2002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发表学术论文1013篇,出版独立撰写和主编的著作、教材74部,参编著作、教材58部,其中有28部为学校资助出版的特色教材。近年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进步一、二、三、四等奖20余项、国家专利两项,连续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25、26、27、28届奥运会及第11、12、13届亚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奖,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等20余项。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成果编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其中一项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的许多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体育工作决策采纳,主持的科研成果《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运动生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健美操》、《武术》、《运动心理学》、《田径运动》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同时还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正在建设之中。
学校积极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棒球项目为中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省市棒球队,与天津棒球队强强合作夺得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棒球冠军。学校软式网球和藤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事,为国争光。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中,中国式摔跤项目代表国家和天津市夺得29项国际和全国比赛冠军。在2004年“中国跤王争霸赛”上命名的中国式摔跤史上第一代8名“跤王”中,有2名天津体院学生,2005年又有4名学生荣获“跤王”称号。中长跑、体育舞蹈等项目也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特殊教育专业19名学生入选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和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9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
学校办有学术期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该刊一直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中国社会科学精品数据库》等11家国内外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刊。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韩国水源大学、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越南第二体育大学、韩国东亚大学、日本国际武道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多次进行互访交流,师生到对方校任教与学习。根据交流协议,日本友人内藤敬自1995年至今在学校进行弓道教学,热心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受到中日媒体关注与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
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中残联等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怀与支持,李瑞环、张立昌、李盛霖、荣高棠、伍绍祖、袁伟民、邓朴方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天津体育学院凝练出“置身时代发展,弘扬体魄文化”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形成了“依托优势学科,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面向社会需求,拓展专业领域,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各类体育人才。其中有我国第一个女子体操世界冠军马燕红的教练周济川,女子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的教练刘贵成,国家棒球队教练刘刚、林德望,国家垒球队教练俞昌和,国家体操队教练高健、黄玉斌、钱奎,国家登山队教练宋志毅等为国家竞技体育做出贡献的教练员。还有很多毕业生分别被评为全国或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优秀体育管理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练员、优秀班主任、体育工作先进个人,不少毕业生工作在省、市、地、县各级体育管理部门,更多的毕业生长期工作在体育教育一线,在基层为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校于2001年通过了天津市教委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随机性水平评估,2003年通过了天津市教卫工委对我院进行的党委工作评估,2005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天津体育学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更加突出的高水平体育院校。
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学院建立初期,首任院长、我国现代高等体育教育开拓者之一吴蕴瑞教授,以国内外先进体育学术和科学教育理论为办学理念,汇聚了当时我国一批著名教授,包括我国首位体育学女博士、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创始人张汇兰等专家教授,开创了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奠定了学院的办学基石。
5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倡导“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着力营造“严谨笃实、悉心治教、为人师表、教学相长”的教风学风,遵循“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继承优良办学传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学院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院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体育人文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休闲系和继续教育学院7个系(院)以及1所附属竞技体校,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编导、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保健与康复13个本科专业。
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和下属所有4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0个硕士专业,其中体育赛事运作、体育新闻专业为国内唯一。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中华武术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群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中国武术博物馆为上海市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另有6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
学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建立运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多个国内一流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以及建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上海市体育彩票研究中心、上海市国际赛车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上海的训练基地、科研实体。其中中国乒乓球协会培训中心、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和上海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等教学训练实体,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以及各级各类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任务。
学院科研工作坚持为教学、训练和社会服务的原则,承担的国家级、省(市)部级课题和奥运攻关服务类课题逐年增加,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并开创了我国体育学术论文进入SCI零的突破。
学院成立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近200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本科生13300余名、成教生近9800名、专科生2200余名。其中包括雅典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刘翔的教练孙海平、雅典奥运会首枚金牌获得者杜丽的教练王跃舫、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足球教练员马良行等一批杰出校友。
学院教练员和学生曾在国际国内体育大赛上获得优异运动成绩,有14名学生16次、7名教练员14次获得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4-2006年期间,我院学生曾获20次世界锦标赛冠军、3次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31次亚洲冠军和230多项全国冠军;3人3次破三项世界纪录,2人8次破亚洲纪录。其中2006年,有5名运动员代表国家征战第15届多哈亚运会,取得了4枚金牌、1枚银牌的出色成绩。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900多名,研究生900多名、留学生近70人、成教学生2700余人。
学院始终把德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了“体院大讲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知名品牌项目;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建立了“上海大学生武术艺术实践基地”。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德国、芬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教育部于2006年4月授予我院“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
在未来发展中,学院将坚持立足体育、依托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定位,以体育学科为主干、本科教育为基础,加强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体育大学”的目标。
首都体育学院(原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是北京市市属院校。座落于北京著名的蓟门烟树景区,毗邻中关村科技园区。
学院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院49年来,学院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学院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场馆设施等综合办学实力方面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2004年,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我院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总排序第2位,其中“办学资源”和“教学水平”的排序为全国同类院校的第1位。我院的发展还一直受到党和*的亲切关怀,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陈至立等*都曾在不同的时期视察过我院。
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233100平方米。校园内建有图书馆、中心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大学生体育馆、田径综合馆、首创游泳综合馆、篮球馆、排球馆、网球馆、武术馆、体操馆、足球场、塑胶田径场、北校区体育馆等大型体育设施。各类体育场馆除保证日常教学和训练任务外,常年对社会开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每年接待健身锻炼者100多万人次。
学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设置了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管理、体育新闻等七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类专业设置中的所有本科专业;除了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中专生外,还招收国内外访问学者,研究生学位课程班及外国留学生。我院还是全国体育院校中能够接受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两所院校之一。
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约占教师总数的51.9%,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课题,出版大量学术著作。学院建有高水平的北京市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重点实验室,并且设有北京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研究基地以及珍珠球训练基地。学院图书馆是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成员之一,与其他院校资源共享,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方面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先地位。学院对外交流十分活跃,现已与美国、韩国、日本、芬兰、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比利时、希腊等国的2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互派学生与访问学者。为适应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需要,我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先后成立了“北京-悉尼高级体育人才培训中心”和体育赛事管理硕士班。为北京和全国培养高水平的赛事管理人才。
建校以来,学院为北京和全国培养了2万多名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体育科研人员。我院学生在第九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4枚、银牌2枚;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获得金牌6枚、银牌2枚;在第28届奥运会上获金牌一枚,在之后的残奥会上获金牌一枚,银牌一枚,并打破一项残奥会纪录。学校先后承担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赛会的部分竞赛组织工作,并成功承办了2004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
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院先后接待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成员布勃卡先生、国际大体联*基里安先生、国际篮联*摩卢先生及国际柔道联合会官员来院考察,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北京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做出了贡献。
我院已形成一种高品位、宽领域,既坚持主旋律,又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2000年被北京市授予“文明校园”光荣称号,2001年被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全院上下努力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学生社团非常活跃。由我院上千名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五十年国庆大典、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等多次大型文体活动中表现出色,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曾得到北京市政府的嘉奖。
学院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和地理优势,统筹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扩大办学空间,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首都体育学院建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体育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体育专门人才。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经过近70年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睿智健体”的校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中外闻名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院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教学科研、训练场馆、实验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图书文献资源丰富,已建成覆盖我院所有学科、专业的中外文文献保障体系。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3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61人,高级职称179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国际、国家级裁判98人,国际、国家级运动健将86人。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等8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方向)、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运动医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15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中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5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现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管理科学、中医学等专业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竞技体校及其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999年学院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2007年学院学生艺术团表演的舞蹈《雷霆风暴》参加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夺得文华舞蹈节目二等奖和优秀表演奖。现有武术、体育保健学、全民健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田径、体操、郑氏伤科推拿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乒乓球、排球、足球、传统体育养生学、篮球、体育史等1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运动人体科学团队、体育教育教学团队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体育史》、《体育绘图》、《运动竞赛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现代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体育新闻学》等6门教材列入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的获奖等级与获奖项目数名列前茅;在近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二等奖2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了90%以上,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其中奥运攻关项目12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史、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民族传统体育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运动医学实验室为“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近年来,我院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256枚、银牌203枚、铜牌178枚。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院师生夺得女子帆板金牌1枚,艺术体操、女子曲棍球银牌3枚,女子划艇第4名和女子水球第5名的优异成绩。60余名教师和学生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医务监督、队医、康复按摩、裁判及技战术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活动;40余名师生成为北京奥运田径赛场的专业志愿者;26名同学参加了奥运开幕式前《羌族推杆》节目的演出;新闻系承担了奥运期间境外舆情简报的编写工作。
学院编辑出版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连续8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称号;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
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高校名称:武汉体育学院高√研√
高校代码:10522
高校人气:137615
隶属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瑜路461号
高校类型:艺体一般大学本科二本
高校网址:
联系电话:027-87190168
相关高校: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2001年之前,学校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拥有卓刀泉校区(校本部)和藏龙岛校区(分校)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8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建有各类室内室外运动场馆及教学楼、实验楼,教学训练科研设施先进、齐全,建有数字化图书馆和千兆校园网,图书馆藏书达97万余册。
学校现设有9院1系3部2校等15个教学单位,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表演、教育技术学、英语、休闲体育、体育装备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20个。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成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2个湖北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2个,共有博、硕授权点18个,是全国硕士生培养规模最大、专业点最多的体育院校之一。200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学校取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2010年学校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此外,举办了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目前在校生5200余人。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高于湖北省属高校平均水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教练员。专任教师、教练员中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0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18人,博士生导师2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三名教授入选湖北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哲学教育学学科组成员。
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中心)5个,有湖北省和国家体育总局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学校有“体育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国家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湖北省体育舞蹈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中国皮划艇赛艇高水平人才基地”、“国家田径单项(跳远、三级跳远)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各类人才培养基地18个。
学校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奥运攻关课题,以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国家发明专利,为我国和学校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和《体育成人教育学刊》,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
学校竞技体育特色突出。汉城奥运会上,学生张香花一举获得1枚银牌和1枚铜牌,结束了中国划船项目与奥运会奖牌无缘的历史,开创了体育院校学生在奥运会上夺取奖牌的先河,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学校“体育事业贡献奖”。自1988年以来,学校培养输送和在籍学生运动员先后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共获得金牌129枚;亚洲三大赛(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获金牌83枚。其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校培养输送和在籍的学生运动员共取得6金2银2铜的好成绩,在北京残奥会上也取得2枚金牌。学校培养出了像张香花、杨威、程菲等一批在奥运会和世界重大比赛中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外和境外的近60个教育、体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全国近30个省市体育局和行业体协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合作成果。
学校的校训是“公勇诚毅,学思辨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学校奋斗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体育学科优势明显、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竞技体育特色突出、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成立于1956年8月,学院地处十朝都会,沐依扬子紫金,坐落于南京东郊中山陵旅游风景区内的民国中央体育场旧址,承继了中国近代体育的文脉。校园绿树掩映,建筑错落有致,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环境优雅,底蕴丰厚。
学院占地64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拥有室外运动场面积5.99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8.5万册,教学训练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
学院现设3个本科系(体育系、运动系、运动人体科学系),1个专科二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3个部(研究生部[筹]、继续教育部和附校部),共7个教学单位;本科教育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新闻学共6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有3个全日制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1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人,体育硕士在读生76人;全日制高职学生366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在籍生639人。
学院设有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化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包括12个竞技项目的省级专业运动队,528名专业运动员和129名专职教练员。
全院高教专任教师185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名、中级及以下职务教师127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43.8%,拥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1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2个。
进入21世纪以来,学院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2个(运动训练和运动人体科学)、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省高校精品(优秀)课程7门、省高校精品教材和立项精品教材8项、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项、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不断完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院校合作、院与医疗机构合作,以及院与国家队的合作,建成院外实习基地58个,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0余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建成“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和“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试点单位”。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为国家和江苏省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在训在学的运动员中涌现出一批为国家赢得崇高荣誉的竞技体育民族精英,如: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曾执教中国女排夺得“三连冠”的功勋教练袁伟民,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乒乓球世界冠军蔡振华,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女子排球队原队长、女子排球世界冠军孙晋芳,以及栾菊杰、林莉、葛菲、顾俊、张军、黄旭、李菊、阎森、陈?等9位奥运会冠军,孙志安等74位世界冠军。本科毕业生的足迹遍布全省体育系统、高校、中学、医疗机构、健身企业和新闻单位,许多人成为社会中坚、走上领导岗位或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如江苏省体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孔庆鹏等,一批业绩突出的毕业生荣获省劳动模范、省“新长征突击手”和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教练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围绕本科教学和运动训练,整合科研力量,联合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学院获得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00多项,其中国家和地方重点立项课题120多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项400多项;发表论文1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多篇(SCI论文2篇)。学院出版《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和《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均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并被国内外十多家重要检索机构列为期刊源。
学院先后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和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和体育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协作关系。近年来,学院出访和海外来访的人数与批次逐年上升,足迹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院多次受江苏省委、省政府记功表彰,被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并连续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院党委多次被评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学训研相结合促进协调发展,育人才夺金牌彰显综合效益”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中央领导、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来院视察,肯定了学院的办学模式,认为学院的办学经验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才和金牌的双丰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哈尔滨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省属体育专业高等学校。学院现设有1个科研中心,设有5个本科专业和滑雪、网球、体育舞蹈、体育经营管理等7个专业方向,3个硕士点。现有教职工4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49人,硕士生导师15人、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4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300人,研究生25人。
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于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国家体育总局与陕西省共建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高等学府。学院占地696亩,各类在校生8000余名,在校教职工716名,专任教400余名,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0余名。建院5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出两万余名体育专业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体育战线及其它行业的优秀骨干。学院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表演、体育英语、体育经营与管理等体育相关专业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
学院设有研究生部,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五个学科硕士研究生;是经教育部批准面向台港澳地区招生的院校,是国务院学位办与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设有六个系即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社会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和人文学系,分别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和特殊教育等12个专业的本科学生;设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五年制体育教育专业高职学生;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培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专业的函授本、专科学生;设有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是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主要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还设有国家跆拳道训练基地、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国家柔道中高级教练员培训中心、中国地掷球培训中心,体质测试中心及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棋牌等业余训练培训中心和俱乐部,已形成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并举的办学和训练格局。
学院地里位置优越,东临小雁塔公园和省体育场,西临含光路,南临解放军政治学院,北临友谊路,交通便利,环境幽雅,绿化整洁,教学、训练、科研及生活服务设施先进、配套齐全。具有先进的教学训练馆、实验楼、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人体运动能力诊断实验室、人体运动生物学实验室、运动心血管机能实验室、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室、网络中心、电教中心、电视台及学生生活服务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训练、科研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系统。学院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同类学科及项目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专家学者和高级教练。田径、体育测量与评价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运动生理学、体育理论和武术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体操课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
学院非常重视训练与竞赛工作,近年来学院竞技体育成绩辉煌,在国际性和全国性比赛中获得金牌81枚,其中跆拳道、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田径、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蹦床、篮球、地掷球等项目运动成绩突出,为国家、陕西省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学院设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西北群众体育研究中心,体育法学研究中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在基础理论和开发性研究、体育科技攻关等方面成绩突出。其中:成功地研制出“雷达测速仪”、“肌力刺仪”、“游泳划水板”、“游泳等动力量牵拉器”、“低氧仪”等科研、训练器材,“举重专项力量训练器”、“跳水自动化保护带装置”的研制被列为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重点科研项目,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训练水平及全民健身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学院主办的《时尚球类》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和群体司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学院创建于1954年,由中央和地方共建。学院目前占地24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464人,有教授45人,副教授15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8人。全日制在校生6592人,其中本科生6176人。
广州体育学院地处广州市繁华的天河区商贸圈中心,南倚体育中心,东邻广州新八景“天河飘绢”,西傍东风公园,北靠天河火车东站,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是全国体院中享有独特地缘优势的多学科体育学院。1958年办学至今,为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各类体育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美欧等地。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锐意改革,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形成了一所融教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四个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的高等体育院校。目前设有体育教育系、体育新闻与传播系、休闲体育与管理系、运动与健康系、运动训练学系、武术系、体育艺术系、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等十个系部九个专业。学院面向全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各类学生共有6392人,其中,研究生357人,在校本科生4899人,运动健将180人,一级以上运动员671人。学院现有教师345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03人,获博士学位的29人,在读博士25人,有国际级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30多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研究生导师,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训练学专业有博士生导师3人。学院分别与美国、澳大利亚、芬兰、马来西亚、英国、葡萄牙、韩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30多位中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我院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项目研究中心”、“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健美操训练基地”、“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国羽毛球协会(广州)培训中心”、“中国羽毛球协会(广州)科研基地”、“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等8个国家及省级科研训练基地;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6门省级重点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高校教学重点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等三个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学院的教学、训练、科研条件及生活服务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科学馆、实验中心、室内田径馆等教学训练场馆。设有康复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图书馆文讯资源37万册。学院主办的《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刊物。2000年以来学院承担了70多项国家级、省(部、委)级的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35项;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000多篇。
近年来,学院的运动竞赛成绩斐然,2004年共有17名学生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赴雅典参加第28届奥运会,学生冼东妹获女子柔道52公斤级金牌,杨维和张洁雯获羽毛球女子双打金牌;在第13、14届亚运会中,取得了3金6银8铜的好成绩;学院健美操队和体育舞蹈队还多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连续多届获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为国家、学院争得了荣誉。
近三年来,学院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崭新发展时期,学院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描绘了学院宏伟的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未来的办学目标和定位。学院制定了新的校园规划,正在实施的“五项工程”(名师精英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重点课程建设工程、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工程、设施保障建设工程)和建设中的“1333工程”(一门三楼三场三馆)、十一项改建配套工程,将为我院的新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2010年,广州体育学院有信心办成一个以体育学类为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公共管理类学等多专业协调发展,整体实力成为华南龙头,具有5个学科门类,13个以上专业,各类学生规模达9000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具有显著特色的国内一流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体育院校,是国家公办、全日制、以体育学科为主,理、工、文、经相结合的多学科大学,是全省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科研的中心,担负着发展全省体育教育,搞好全省竞技体育训练与竞赛和体育科技攻关服务的重任。目前,我院拥有东校区(济南市文化东路65号)、西校区(济南市文化西路2号、10号)、济南新校区和日照校区(日照市山东东路)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70亩,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9.14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宽带网等基本设施齐全。拥有室内体育馆34个,室外训练场37块,其中投资额超过千万的有标准50米游泳馆1个、田径场1个、大型综合训练馆5个;拥有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2个,人工草皮足球场3个,室外网球、篮球、排球场28个。目前全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6.43万元。其中,由我院有自行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拟训练跑道、模拟低压氧舱和低氧水槽3项大型训练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图书馆建有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外文图书56.65万册,中外文期刊666种,电子图书16万册。
全院现有教职工1079名,其中教学训练科研人员688名,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6名;有博士15名、硕士156名、健将以上等级教师78名。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7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8名。2008年2月3日,学院被批准设立了体育教育训练学“泰山学者”岗位。
我院本科教育共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特殊教育、舞蹈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经济学、体育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新闻学、播音与主持和休闲体育18个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6大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硕士点,是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省目前唯一一家)。博士研究生为联合培养,现有水上运动装备和体育教育训练学2个研究方向。
目前,我院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0302名,其中研究生116名、本科生6741名、五年制专科生2441名、普通中专生1004名。除此以外,还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91名、函授生543名。我院基本办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投入逐年提高,2008年四项教学经费实际支出占学费收入的3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能够保证。
吉林体育学院始建于1958年,学院是集“教育、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育院校,经几代人上下求索,逐日昌盛,为国家育世界冠军百余人。近年来,学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员工,锐意改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办学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规模、制度创新、教学改革等领域都开创了全新的局面,走出了一条在国际上有影响、在国内有特色的办学新路,为吉林省乃至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凝炼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的保证。吉林体院建院以来,经几代人上下求索,依《周易》“厚德载物”,急国家素质教育之所需,抵“重物轻人”体育之世俗,逐步凝炼出“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突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体育人才。长期以来,学院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的指南,并多渠道筹措经费,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可供发展的建筑面积由1994年的1749平方米,猛增到现在的87560平方米,并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购置了新校区,完成了包括综合训练馆在内的五项大工程;拥有冰上、射击、射箭等14个教学训练基地、一流的田径、网球等训练场馆。同时,建设成立了以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保健实验室、运动测量实验室、运动生化实验室、运动医学实验室、标本陈列室为主体的、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形成了开放型的教学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在2006年成功建设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而使学院办学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学院在籍各类学生由1994年的40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6000人,从而使学院一举成为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在短短的十年的建设后,吉林体育学院的教学实力在同类院校排名中,一下子由过去的末位一举跃升到国内中上游水平,成为了一所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努力构建“人文与科学融合”新课程体系
上个世纪末,吉林体育学院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并提出了术科要变“项目教学”为“项目教育”,变“技能传习”为“文化传承”;学科要做到基本理论与变化的环境结合的教学改革新思路,使该院在教学改革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成果在2004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大会首先发言,《解放报》和《文汇报》给予全文转载,教育部通过体育专业院校长培训面向全国给予两次推广。
目前,吉林体院有一支由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武林百杰、省管社科专家、省十大名师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成功取得了体育专业所有四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已达6个,建立了1个国家社科基地,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优秀课程、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取得了4项国家(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吉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成果奖。
党委书记、院长宋继新教授首创的“体育冰山学说”和人性修炼原理,针对当前国内体育偏重于追求冰山水面上物化的训练,忽视其水面下无形的人性修炼,以致国内赛场黑哨和假球等“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日趋严重的问题,率先在全国研究了冰山上下、“人物双修”的体育新理念,为形成学院“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成果已成为部分国家队和吉林省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指导思想,并被省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向中外学者介绍了这一改革成果。其相关著作《竞技教育学》不仅在全国出版,又被北京体育大学、日本仙台大学、韩国又石大学作为硕士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并存放在洛桑奥林匹克历史博物馆内,受到国际好评。该院在吉林省“武事文取”的体育工作理念和“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创建了“教学、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办学新体制。该体制的研究与实践,同国际竞技体育接轨,不但被国家体育总局研究成果赞誉为“地方体育院校改革成功的范例”和“吉林模式”,而且还为国家进行“运动队院校化”的改革提供了依据,尤其是该院新组建的女子散手队、女子拳击队和越野滑雪队已达国际水平。
形成特色育人体系培养优秀体育人才
吉林体育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的体院精神,遵循“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潜在课程为载体,构筑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体育人才提供保障。学院为将德育工作“实体化”,重点抓住“教室、公寓、场馆、食堂四个德育基地”的建设,力求在德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行为,得到校内外一致好评。
公寓文化建设是体院学生工作的亮点工程。学院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布置寝室文化,并定期开展“学习型寝室”、“特色寝室”、“阳光工程”等系列评比和“文明寝室杯辩论大赛”活动;建立学生公寓管理激励制度,定期表彰在公寓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建立学生党员责任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寝室的模范作用。经过几年努力,体院公寓文化建设初具规模,2006年被吉林省高校公寓管理委员会评为“阳光公寓”,吉林日报、吉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该院寝室文化进行宣传和报道,提高了学院的社会声誉。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活动。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建设年,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寓意深刻的学生活动。如以“思想道德建设年”,“综合素质提高年”,“双五”工程建设年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强调变外部的管理为内心的自觉,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确保了学院“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实现了以“学生社团”为主体,以“活动”为平台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并且,学院还帮助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通过“三下乡”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和民情,增强了责任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了数十场市级以上大型演出,并连续多年为CBA联赛的东北虎队做主场拉拉队;有300余名学生参加了省市级大型课外文体表演等活动;有60余人次获得了市级以上表演奖。在吉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共21名学生,10件作品获得大奖。其中该院学生发明的《新一代多功能篮板仪》和《排球多功能训练器》分别获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我院是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的获奖单位,这项活动的成果在全院学生中掀起了科技创新的热潮,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院学生也积极投身于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和体育事业。长春市各大健身俱乐部中,该院学生担任教练的占大多数,得到了当地体育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吉林省各大媒体给予了多次报道。学院连续6年被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4次获得“吉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吉林体育学院经过50年的探索,凝炼出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办学新体制,构建了“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建设了一个国家级社科基地和一个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两门国家级精品课,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实现了教育教学的飞跃和德育实体化。省委、省政府领导也亲临该院视察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河北体育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体育院校,是全省体育教学与科研中心。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与拼搏进取,一个昔日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的学院,已经成长为充满朝气、蓬勃发展并具有美好未来的新型高等体育院校。
河北体育学院恢复重建于1984年,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专业本科院校。学院坐落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风景秀丽的滹沱河畔,环绕校园的是梨果飘香的太平河生态园区。
“河北体育学院”最早出现在1956年的天津(当时的河北省省会)。后来天津成为直辖市,河北省省会从天津迁出,原河北体育学院留在天津,即现在的天津体育学院。今天的河北体育学院于1984年恢复重建,是在1977年10月筹建的河北省体育学校(后更名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校址上建立的,1985年由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院【(85)教计字107号】,行政主管部门是河北省体育局。
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艰苦创业阶段。1984年恢复建院初期,河北体院人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白手起家,依靠河北省体育学校部分校址创办河北体育学院。开启了河北体育学院建设发展的序幕。
第二,逐步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抓住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充分挖掘内部办学资源潜力,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到2003年达到了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奠定了河北体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跨越式发展阶段。2005年5月,中共河北省委对河北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做出调整,新班子组成之后,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大体育观”要求,重新配置、整合、优化体育资源;在抓好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在院本部新征地300亩,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河北体育学院与河北省体育中心合并建设的决定,制定了二次创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绘就了河北体育学院发展蓝图。学院发展驶入高考知识网道。
学院始终坚持走大体育发展之路,立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主动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河北省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型高等体育院校。
学院目前有院本部、东校区、新校区三个校区。院本部和东校区两个校区总计占地面积533.57亩,拥有满足教学训练需要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操馆、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柔道馆、武术馆、铅球馆、艺体馆、健身房、足球场、田径场、网球场等,以及校园内高尔夫球练习场。
河北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新校区按照承办赛事、教学训练、全民健身“三兼容”的思路,与河北省体育中心合并建设,规划占地830多亩,计划投资11亿多元。
学院拥有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仪器设备。有全新配置的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建有解剖、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骨龄检测、运动营养等20多个实验室。其中,河北省神经肌肉功能与力量训练实验室,为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是我省唯一的省级体育科学研究实验室。该室完成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科研成果,作为国家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使用。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614人,成人函授教育在校生214人。专任教师242人,其中正高级27人,副高级5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6人,其中博士6人,博士后1人;国际级裁判2人,国家级裁判11人。拥有“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
学院现设有6系、2部、1所、3个中心,1个附属体校,1个大学城教学基地。即:学校体育系、运动训练系、社会体育系、民族传统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系、外语系;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继续教育部;体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中心、射击运动训练中心;体育运动学校;在廊坊市设有东方大学城教学基地。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河北省国民体质信息中心均设在河北体育学院。河北省模型运动协会、河北省定向运动协会、河北省地掷球协会总部也设在学院,学院为会长单位。党委书记张建新兼任中国乒协副*、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中国女子足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院长孙班军兼任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副会长。
学院本科教育开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英语、舞蹈学等7个专业,涉及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和艺术学等三个一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英语语言文学和舞蹈学六个二级学科。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
近三年,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等),省部级课题28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等);厅局级课题35项;院管课题91项。全院共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58部;7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其他科研获奖27项。
学院编辑出版的《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是省内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成为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河北省优秀期刊、河北省高校社科优秀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日本、英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河北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体育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和林肯学院的合作正在洽谈之中。
目前,学院面向全省和部分外省市招生,生源充足,质量较好。建院23年来,共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758人,成人函授本专科毕业生5204人。学生就业率近三年平均超过80%,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社会各界对学院毕业生质量评价满意度很高。其中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学院、运动队、企事业单位、公安武警系统、健身俱乐部等单位和部门的骨干力量。同时,学院还培养出了许多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运动员,如奥运冠军郭晶晶、蔡亚林、苏惠娟,世界冠军张亚菲、赵颖慧、任洁、池彬,中国象棋国际大师棋王李来群、棋后胡明,世界足球小姐孙庆梅,女足国家队队员白洁、张欧影、王丽萍、刘亚丽、王坤,国家队篮球名将马健、梁达、刘军、孙悦,乒乓球国手樊建新、牛剑峰,女子铅球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梅素等。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立足体育,育人为本,顺应时代、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坚持大体育发展观,主动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4-06-08 08:35:12甘肃上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时间:2024-06-08 08:32:53武汉城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时间:2024-06-08 08:30:02内蒙古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56西藏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03青海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