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专业排名 > 正文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大学全国排名榜最新(附前十名名单)

更新时间:2023-10-02 02:55:01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高考志愿中选专业时必不可少的一步,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可以说为以后的就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高考知识网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2023年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大学全国排名榜等数据,包含齐就业前景,排名前十的名单具体如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大学全国排名榜最新(附前十名名单)

一、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排名学校名称办学层次专业档次
1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区域一流专业A++
2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区域知名专业A+

二、全国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最好大学推荐

1、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智能材料与结构这一新工科专业。专业培养兼具材料、力学、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等各方面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强调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国际交流特色显著。专业兼跨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均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全国第一(并列)和全国第三,在2016年学科评估中两个学科均被评为A类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基础理论及知识,掌握智能材料成分与微结构设计、智能宏观结构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的基本能力,能采用智能结构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及其智能控制等基本方法将其应用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机器人、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智能社会的各个方面。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依托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应用力学中心、国家工科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专职教师78人,其中正教授45人、副教授23人,4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率100%,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中包括两院院士3名、国家级高端人才共计21人。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获得连续9年支持),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工人先锋号等团体荣誉。

2、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7月,由机电工程学院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和化学化工学院的材料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59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1位教师有出国留学访学经历;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青年百人1人、湖湘英才1人、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杰青1人、湖南省优青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6人;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年龄与职称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创新能力较强、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共3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设有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能源材料共4个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于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2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中职定向公费师资班,为湖南省中职院校培养定向培养教师。目前,学院建设了《材料科学基础(上)》湖南省一流课程共5门。五年来,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项,完成省级教研教改项目8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41篇。

湖南科技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面向国家智能制造强国战略,面向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培养具备材料、力学、控制等方面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智能材料的设计原理、工艺开发、性能测试、及其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复杂问题,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简介

21世纪以来,现代航空、航天、电子、机械、信息等领域的技术日新月异,对所使用的材料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综合性能要求,传统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已不能满足要求,材料科学由单一的结构材料或功能材料向多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多学科高度交叉、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兴前沿学科,即智能材料与结构。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材料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源动力。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面向国家智能制造强国战略,培养具备材料、力学、控制等方面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智能材料的设计原理、工艺开发、性能测试、及其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创新型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