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河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更新时间:2024-04-07 19:52:30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今天言老师收到一个同学的咨询,是关于黄淮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黄淮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及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人,本文言老师将这些数据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了解黄淮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有帮助。

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一、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东省份2022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04242名;

2、在山东省份2020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综合专业分数线是48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5442名;

3、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4349名;

4、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9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9984名;

5、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5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2812名;

6、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理科专业分数线是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9421名;

二、黄淮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分数线统计表2019-2022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 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通信工程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 477 204242
2 通信工程专业 2020 山东 综合 487 195442
3 (5000元/年)通信工程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 473 184349
4 (5000元/年)通信工程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 495 179984
5 通信工程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 450 182812
6 (5000元/年)通信工程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 - -
7 通信工程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 477 129421
8 通信工程专业 2021 青海 理科 - 354 13666
9 通信工程专业 2022 青海 理科 - - -
黄淮学院对比惠州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昆明城市学院对比黄淮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对比黄淮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南宁理工学院对比黄淮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黄淮学院对比沈阳化工大学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黄淮学院在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2024参考)
黄淮学院对比福建工程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黑龙江东方学院对比黄淮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广东上黄淮学院多少分 2024年分数线及排名
广州工商学院对比黄淮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黄淮学院对比重庆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分数线排名

三、黄淮学院师资和院系介绍

?黄淮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目前,学校主要有开源路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2760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1个直属附属医院。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达201万册、电子图书19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及各类应用平台67个。现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万人,教职工1521人,专任教师106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0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26人,中原*、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0名,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持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突出地方性,聚焦应用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道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围绕发展办大学、围绕需求育人才”,大力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位居河南省同类高校前列。按照“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四新”理念,深入开展校企“双主体”培养,构建了通识、学科、专业、创新创业 “四位一体”的“模块+平台”特色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学习+实践锻炼+基地就业”的实践教学新生态。近年来,学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21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2项,4个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省级重大项目和重大委托项目,18个教改项目荣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并入选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