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补贴政策 > 正文

贵阳市紧缺人才补贴何时发放,贵阳人才补贴发放标准

更新时间:2023-08-20 10:32:04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为深入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全市确定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汇集天下英才、广聚人才旺市,以人才的对外开放引领高水平开放,以人才的优先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结合《贵阳市实施对外开放精准招商行动计划(2019?2025)》提出如下措施。

一、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实施引领性产业人才“十百千万”计划。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高标准引进培育中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到2025年,引进培育10支以上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支左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支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000名以上紧缺急需人才。对其中“十”“百”计划核心人才直接发放贵阳人才服务绿卡。“十百千万”计划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经认定,单个企业最高可享受100万元市级科技资金资助。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支持。

(二)实施国际贸易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大引进培育,努力造就一支专业化、应用型的外贸人才。探索通过“聘任制公务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式,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贸易从业资格与丰富实际运用技能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到对外开放部门和平台工作。鼓励专业人才团队在我市设立集外贸综合服务、展会组织、外贸培训等为一体及全方位服务的专业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根据规模和业绩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在2021年前培育2家以上。制定培育发展中高端消费品牌经纪人行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引进培育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

(三)鼓励引进培育拔尖人才。围绕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25年前,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中国“两院”院士、*、国家“*”和“*”潜力的人才。对我市新当选或直接引进的中国“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给予个人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给予培养单位500万元奖励。对我市新入选或直接引进的*、国家“*”和“*”入选者,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综合资助。资助经费来源按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安排。

(四)鼓励引进外国优秀人才。鼓励我市用人单位直接或柔性引进急需紧缺外国专家。对直接引进急需紧缺外国专家的,根据服务时间、项目执行进度及绩效,最长3年内,给予用人单位每年每人最高60万元的引才补贴,用于支付外国专家的工薪(不超过实际支付的60%)、绩效奖金及购买商业保险。用人单位柔性引进外国专家并设立外国专家工作室,参照国家引进外国人才项目支持政策,最长3年内,据实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0万元、用人单位每年最高30万元柔性引才经费,用于外国专家生活津贴、国际旅费补贴、工作室运营等。特别优秀的外国人才项目可通过“一事一议”给予支持。鼓励外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贵阳工作。到贵阳工作的应届外籍人才,按硕士2万元、博士3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

(五)实施“筑梦之星”定向引培计划。按照尊重自愿、双向选择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在读本科以上学生意向选择到我市就业。属我市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在读博士研究生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毕业后服务8年以上协议的,在读期间用人单位可每月按最高2000元给予资助,并可协议给予一定比例或全额学费补助。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985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满足我市引进人才条件并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8年以上服务协议的,在读期间用人单位可每月按最高1500元给予资助。对有发展潜力、所学专业属我市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博士研究生,可通过协议方式继续资助其深造。

建立全球招才引智平台

(六)建立全球招才引智网络。以欧洲、日韩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其他重要国家和地区为 重点,充分利用驻海外各类机构、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外国商会、投资促进机构合作,2025年前设立20个以上国(境)外招才引智机构,加大对急需紧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市政府驻外机构招才引智职能,加强对紧缺急需高端人才智力寻访引进。依托高新开发区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建立全球贵州博士联络工作站,联系引进海内外高端智力和人才项目。

(七)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开发建设“甲秀智库”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寻访重点产业高端人才及团队,分行业、分领域入库管理,推进精准招商和招商引智深度融合。建立跨区域的“周末工程师”人才合作机制,鼓励用人单位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推进在筑高校和职业院校、市属高级中学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建立高端人才或知名人士联系机制,对接人才、项目和信息技术引进,加大以才引才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企业和基层单位机制,2025年前建设20个以上省市管理专家工作站,推进人才智力资源共享。

(八)打造展会赛会引才品牌。探索通过国际赛会、国际展会引聚人才项目,全力打造国际引才品牌。依托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等举办人才项目或成果展览。推动获国家备案的“社会科技奖励”奖项??“数博发布?领先科技成果奖”成为人才创新成果展示的权威平台。筹办“一带一路”沿线专家技术项目对接会,探索与欧洲、日韩等国家联合举办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会。继续推进海外顶尖人才、专家、企业家贵阳行活动,努力对接国际人才项目,不断汇集全球高端人才智力。

大力培育本土人才

(九)实施干部人才开放能力提升计划。聚焦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一批通晓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法律法规、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干部人才。在全市75%以上班次设置对外开放课程。采取市县联动全覆盖集中轮训、举办专题班精准培训、送出去请进来高效培训等方式,每年培训专业骨干特别是招商引资和人才工作骨干不少于5000人次,培训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干部不少于10000人次。依托贵阳市干部在线学习“1个中心+10个分平台”及“贵阳干部在线手机APP”等,推进全市科级以上干部在线学习全覆盖。

(十)实施重点领域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实施“3个50”人才培养计划,三年分三批从外语基础好、有相关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的人员中遴选150名左右优秀人才在国内国外强化培训,到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等一线锻炼,培养一批精通外国语言、熟悉对外开放、具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运作能力的开放型人才。实施开放人才“*”,争取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开放度高的先进地区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我市挂职,从我市对外开放重点单位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国家部委、先进地区或国外培养锻炼,每年培育100名左右熟悉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对外交流合作的干部人才。实施重点岗位人才选调计划,每年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一批选调生。依托重点领域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建设一支100人左右的专业“双招双引”队伍。实施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到2025年,力争引进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高端人才1000人以上,招聘高校优秀毕业生3000人以上,培养本地软件开发人才10000人以上。

(十一)实施“甲秀之星”自主培养计划。在我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2年以上,与原单位签订毕业后在本单位继续服务8年以上协议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脱产攻读属我市急需专业或专业技术岗位需要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读书期间保留原身份和原职务(岗位)基本工资,享受补助学费,毕业后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享受引进人才同等的补贴、津贴及其他优惠政策,所学专业与原岗位不相符的可另行安排。鼓励我市民营企业支持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青年人才脱产攻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与我市用人单位达成毕业后服务8年以上协议的,按博士2万元、硕士1万元标准由市级人力资源开发资金给予企业奖励。对已在我市就业的专科学历青年人才,用人单位应为其提升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便利和资助。

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

(十二)鼓励建设创新平台。2025年前,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不少于20个,按国家级、省级分别给予500、100万元资助;新建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不少于10个,按国家级、省级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资助。新设立院士工作站不少于10个,符合条件的给予不少于50万元资助。力争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0个,按每个50万元给予资助。

(十三)建设人才项目产业园。以中高端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人才项目产业园,重点面向欧洲、日韩和我国发达地区引进一批中高端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人才项目,形成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集聚一批高精尖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力争到2025年,产业园集聚国际水准的专家人才团队10支以上、省级以上专家人才团队20支以上、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培育一批高端集群产业。鼓励各地加强与海外人才项目合作,发展海外人才项目产业园。

(十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和孵化培育,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着力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和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规范发展。力争到2021年,将高新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辐射带动全省人力资源产业集聚发展。以贵阳国际人才城,到2025年,力争全市集聚300家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建设“立足贵阳、服务贵州、辐射西南”的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产品、项目、开发和供应基地。

大力培育“甲秀工匠”

(十五)鼓励引进培育高技能人才。我市企事业单位新引进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的高技能人才,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享受与我市给予引进省部级管理专家的同等待遇,给予一次性住房补贴25万元、5年内每月生活津贴2000元,直接发放贵阳人才服务绿卡,给予用人单位20万元奖励。

企业引进培养的高级技师评选为我市首席技师的,享受与我市给予引进博士研究生的同等待遇,给予一次性住房补贴15万元、5年内每月生活津贴1000元,直接发放贵阳人才服务绿卡,给予用人单位5万元奖励。补贴、津贴及奖励经费来源参照贵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安排。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创建“大国工匠”工作室,根据贡献每个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资助。

(十六)大力培养储备技能人才。加强职业院校国际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从业资质国际认证体系,推进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技能大赛等一体发展,全力将清镇职教城打造成国内一流职业教育示范区,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市集聚国内外职业院校30所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每年培养基础技能人才不少于7万人。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对获批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补贴,对建成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补贴。对“大院名校”在筑设立分院(分校)、重点产业龙头企业自办企业大学的实行“一事一议”奖补。

(十七)创建“甲秀工匠”品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市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建立以第三方和用人单位为主的技能等级评定机制。鼓励和推动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市级每两年评选表彰10名首席技师,并优先推荐参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评选。市级每年评选50名优秀高级技师,给予个人一次性6000元补贴。创设“甲秀工匠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对获奖者给予最低2万元、最高6万元奖励。鼓励各地举办国际性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获奖者优先推荐参加省级以上技能赛事和人才项目评选。

优化提升人才服务环境

(十八)打造“匠天下”特色人才小镇。发挥贵阳气候资源、生态环境优势,以推进中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工匠型人才和国际贸易人才为主,以数博大道沿线为重点,在2025年前规划建成10个左右“匠天下”特色人才小镇,配套住房及优质教育、医疗、商业、物业、文化交流等服务,建设西南一流、全国知名的人才集聚区。建设国际化医院、国际化学校、国际化街区,为外国人才在筑工作、交流、生活及子女上学提供高品质生活便利。

(十九)提升人才安居品质。加强人才住房保障,2025年前新增15万套以上高品质人才安居房,精心打造青年人才社区、高级人才社区等人才集聚小区。建设青年人才“筑梦驿站”,为有意到我市创业就业的国内外青年人才提供7天以内免费居住。优化城镇落户政策,简化办理程序,推进“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跑”的更加快捷、更加便利服务。繁荣城市文化,广泛开展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引导用人单位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留人。完善人才绿卡分类认定与服务制度,为人才在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出入境、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更优惠、更便利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联谊、交流活动,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团结凝聚。

(二十)打通人才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梳理发布重点人才政策清单,推进人才政策“一纸化”。提升贵阳国际人才城和各地人才服务机构人才服务窗口质量、完善服务项目,推进人才政策兑现落实“一站式”。完善和改进党委联系专家人才机制,创新人才服务专员机制,建设专兼职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实行定人、定责、定时跟踪服务,推进联系服务和政策落实“一对一”,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