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20年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二)

更新时间:2023-08-22 04:42:15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二、工作安排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发展升级的战略定力,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按照市委十六字总体要求,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抓产业、抓项目、抓投入,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助推发展升级;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创新定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开放思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最核心的是要始终保持民生优先的施政定力,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位置,做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多思民生之盼,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以民生福祉的不断增进,凝心聚力促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始终保持攻坚破难的实干定力,以“钉钉子”精神,一年一年干下去,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使我们的发展更有活力、产业更具实力、城乡更富魅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会精神,遵循“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8+1”重点工作,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奋力迈出打造世界铜都、中华道都、田园新城新步伐,为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工业强市,形成集群发展新态势。

坚持以“1+6”产业体系为方向,以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为主战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0亿元。

1.加速铜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世界铜都的战略目标,加快铜产业发展要素集聚,进一步延伸铜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七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做大铜精深加工,力促胜华集团22万吨铜杆、众鑫成铜业2万吨铜基复合线材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红旗铜业12万吨、江冶实业1.8万吨高性能铜材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全年铜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做活铜贸易市场,依托铜期货交割仓库和中江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健全完善铜贸易发展措施,大力开展铜贸易招商,加快形成集展示、交易、采购、仓储、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交易平台,力争铜现货贸易交易量增长50%以上。做旺铜原料市场,以列入全省关检“三个一”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废六类进口转关转检正常化和废铜绿色通道,加快进口废物原料拆解、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与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做优铜研发检测平台,加快建设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整合铜产业技术平台,积极申报铜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国家试点,增强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2.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依托龙头带动一批、立足优势培育一批、招大引强扩展一批”的要求,加快推进水工、节能照明、硫磷化工、大健康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养元“六个核桃”20万吨饮品、百炼化工8.8万吨氟化新材料等10个项目年内投产见效,力促吉智食品、英弗五金等1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黄金产业园、博兰得光伏小微逆变器等10个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3.强化工业发展保障。推进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建设,实施工业园区提升计划,着力打造富有活力、可持续的“经济走廊”。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高新区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力争龙岗工业园创建省级产业园。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金融、物流、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科技孵化园、总部经济大楼等项目建设,确保电镀集控区投入运营,新增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大力实施“新市民”工程,推动园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型。破解要素瓶颈,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对竞争性领域的产业,政府由支持具体项目改为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用好“财园信贷通”等政策措施,规范运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加强企业用工帮扶,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对外劳务合作机制。

(二)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全域鹰潭新格局。

坚持以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全省“多规合一”试点市为契机,以信江新区为市域中心,全力实施“1+3+10”城镇发展模式,努力形成“四区同城、十镇联动、产城融合、智慧共享”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1.突出中心城区带动。实施产城融合工程,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总部经济和公共服务机构进驻中央商务区,大力推进天虹商场、鹰潭大厦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市民广场步行街,完善新区功能配套,使信江新区成为宜居宜业的核心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推进老一中、盐业公司、朱埠村、上下桂村等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科学布局社区文教卫体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市民“15分钟生活圈”。实施景观提升工程,突出信江两岸道路景观和慢行功能,加快鹰西大道滨江沿线和白露河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信江植物园、鹰西湿地公园等建设,营造“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生态宜居环境。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快新区路网四期、环城东路延伸等16条城区主次干道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交通大贯通;加速鹰北公路客运综合枢纽站和公交枢纽站建设,争取鹰西客运站、鹰南公交枢纽站年底建成运营。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加快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改造完善主城区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市政配套设施,加快开放式群众性运动场、老城区公共停车场、供水供电供气管网、加气(油)站等项目建设,优化城区公交线路,构建网格化、标准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2.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着力推进同城发展,编制完成鹰潭市域总体规划(2014?2030),加快320、206国道拓宽改造步伐,力争206国道改造年内全面竣工;开工建设余信贵大桥,启动信江南路延伸段、余信贵大道贵溪段和余江段建设,全力推进鹰贵、鹰余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县城建设,认真落实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20条措施,加快县城新区拓展和老城改造步伐,推动贵溪市现代工业新城、余江县产城一体化示范试点区建设,尽快繁荣发展月湖新城。着力推进镇村联动,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扩权强镇政策,加快推进十强中心镇建设,完成187个自然村点的秀美乡村建设任务。

3.健全城乡一体机制。围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围绕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成本分担机制,抓紧完善与户籍制度相配套政策,稳步推进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围绕投融资体制多元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土地运作、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新格局。

(三)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强化转型升级新支撑。

充分发挥服务业对一、二次产业的重要促进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

1.加速发展旅游业。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推动龙虎山主景区、中心城区、白鹤湖示范区三大板块旅游功能融合、要素互补,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主攻核心景区,加快龙虎山景区产品开发和功能配套步伐,力争地质花卉公园、逍遥城、圣井山漂流、梦幻乐园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天师林、农业生态园、大上清宫二期、景区路网等项目。加大“寻梦龙虎山”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演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推进全域旅游,挖掘道文化、铜文化等文化积淀,整合北极阁、眼镜博物馆、古玩一条街、黄蜡石市场等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宾馆等服务配套,规划建设慢行旅游通道,加快城景一体步伐。推进白鹤湖示范区旅游休闲功能开发,建成白鹤湖大道,启动滨湖生态游憩区、苗木花卉景观带等项目,整合周坊、画桥红色旅游资源,着力形成“南有龙虎山、北有白鹤湖”发展格局。强化营销管理,以创建智慧景区为契机,推进景区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托高铁开通百趟旅游专列,提升整体营销策划和宣传水平,力争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增长38%,旅游总收入增长45%。

2.繁荣发展商贸物流业。按照“城内大商贸、城郊大市场、城乡大流通”的布局,加快鹰南现代物流园、鹰西国际商贸园建设,推进万寿宫商城、农机大市场及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力争林安商贸物流园一期、胜华机电五金商贸城二期、大三江电商物流港一期等项目竣工。强化政策引导,严格划行归市,规范手拉手汽车城、浙商联盟建材家居城、国际眼镜城等专业市场管理,尽快形成市场辐射效应。完善货运信息平台、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配套设施。健全电商交易网络平台,推进赣东北电商谷、中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电商、网购、快递等融合发展,形成区域性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实施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3.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设立分支机构,确保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推动“三农”政策性保险扩面。支持开展民间借贷登记管理机构试点工作,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四馆合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及特色街、铜文化产业园、余江雕刻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黄蜡石市场。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加快市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建设,提升改造15个农村敬老院,力争建成4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发展家政社区、信息咨询等新兴业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着力推进“三农”工作,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

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抓好示范化引导,以白鹤湖列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力度,加快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落户一批优质现代农业项目。抓好特色化产业,积极培育壮大蔬菜、果业、茶叶、休闲农业等八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油茶、早熟梨、毛竹、葡萄等7个万亩生产基地,推进林下经济“12233”工程建设。抓好标准化生产,新增省级以上农产品商标名牌和“三品一标”20个,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个。

2.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余江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新增流转土地5万亩。深入开展“财政惠农信贷通”试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销售收入达80亿元以上,新增家庭农场1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0家。

3.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确保粮食总产69万吨以上。深入实施第二轮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完成7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东川河改造、月湖童家联圩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推进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改造农村公路360公里。完善农技推广、农产品检测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