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20年鹰潭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一)

更新时间:2023-08-22 04:42:15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按照“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8+1”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06亿元,增长9.8%;财政总收入101.7亿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455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00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20元、增长11%。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围绕“小政府、大服务、活市场、优环境”,一系列关键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进一步累积了发展升级的后发优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实施,整合组建市卫计委、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农业和粮食局、白鹤湖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等机构,完成市政、环卫、园林绿化、公交公司等管理体制改革,建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制定了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和行政职权目录,精简审批项目245项、精简率79.6%,清理归并行政权力760项、保留行政职权1248项;制定了工业服务业等企业注册登记联审联批和建设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联审联批系统上线运行。市场体制改革相继推出,制定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公共领域扩大开放、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文件,推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7600户,新登记资金25.42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2.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口径预算改革顺利实施,政府、部门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综合治税平台上线运行;进一步优化市级四大融资平台,完成城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授权经营,平台投融资规模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流转率达33%,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教育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社会事业改革扎实推进。

(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速。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考验,克服了铜产业震荡波动、物流运输业税收回落、房地产业持续走低等诸多困难,科学应对,主动作为,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上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9:62.4:29.7。工业经济加快发展。沿320国道产业集聚升级带建设稳步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300亿元、增长11.4%,市属工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5%,我市列入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和国家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铜产业取得新突破,内陆首个铜期货交割仓库和中江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成功获批,铜精深加工业逆势上扬,淘汰落后产能22.75万吨,置换先进产能30万吨,铜合金材料列入全省20个工业示范产业集群。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三川水工产业园、节能照明基地、硫磷化工基地分别进驻企业15家、18家、10家,水工产业列入全省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微型元件产业列入省级产业基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成功承办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来自27个国家2500余名嘉宾参会,进一步提升了鹰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十大旅游项目有序实施,“寻梦龙虎山”实景演出顺利试演,逍遥城主体完工,全省旅游重点产业集群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龙虎山景区被评为2014“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智慧龙虎山被评为中国智慧旅游创新项目。全市接待国内游客增长36.7%、旅游总收入增长43%,龙虎山景区接待游客增长34%、旅游直接收入增长24%。商贸物流业稳步发展。鹰南现代物流园周边环境整治成效明显,鹰西国际商贸物流园初显雏形,十大专业市场建设有序推进,胜华机电五金商贸城一期基本完工,手拉手汽车城、浙商联盟建材家居城、国际眼镜城投入试运营。上海钢联等电商平台投入使用,我市列入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货运业实现销售收入67.49亿元、上缴增值税5.8亿元。现代农业集约发展。全年粮食总产达69.7万吨,实现“十一连增”。雷溪、杨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白鹤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区。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10家、家庭农场120家、专业种养大户897家,18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

(三)新型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域总体规划(2014?2030)编制完成中期成果,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和省级“多规合一”试点市,城镇化率达54%,提高1.27个百分点。信江新区30平方公里内的主干路网基本贯通,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老城区盐业公司、老一中、上下桂等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全市完成棚改面积188万平方米。高铁站前广场、市民广场、四海路延伸、龙虎山南大道改造和北极阁主体等项目全面竣工。贵溪东城区、余江城东新区、月湖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同城发展步伐不断加速。十强中心镇建设稳步实施,194个秀美乡村建设点全面完成,“一江两河”综合治理稳步推进,86座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全面竣工,完成人工造林4.7万亩,改造农村公路353.5公里,农村建房“三清理一整治”行动初见成效。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信江鹰潭段监测断面达标率100%,中小型水库水质专项治理取得较好成效,贵冶周边土壤修复、贵电脱硫脱硝改造等治理工程顺利完成。

(四)开放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年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40亿元、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增长11.9%,外贸出口8.8亿美元,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赣港、赣台经贸合作等重大招商活动成果丰硕,引进中船重工、养元“六个核桃”等5亿元以上项目14个,科明铜业、九隆科技等27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鑫发实业、?兴包装等4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开放平台不断提升,海关、国检挂牌运营并列入全省关检“三个一”试点,电子口岸基本建成,鹰潭至宁波“五定班列”运行平稳。

(五)民生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十大惠民工程64件实事基本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63.4%,提高5.1个百分点。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城镇就业率96.8%,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8万人。全省社会保险“多险合一”信息系统在我市试点运行,实现“五险”统一征缴、市内就医“一卡通”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连续10年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养老金支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全市近3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启动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社会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为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资金2.68亿元。新开工建设公租房4000套,基本建成251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57户。市区与余江供水管道连通应急用水工程顺利竣工。

(六)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明显提升,省级创新研发平台达10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达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翻番达32家,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实现年度双翻番,鹰潭高新区列入全省首批10个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鹰潭职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城区学校改扩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大班额”治理成效明显。我市列为全省唯一一个居民健康卡发放试点城市,市人民医院信江新院主体完工,新建村级卫生计生服务室118个。“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承办了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第七届海峡两岸道文化艺术交流论坛,首次晋京举办鹰潭历史文化之光展,黄蜡石文化集聚区正式开园。参加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实现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我市列入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平安鹰潭、法治鹰潭建设加快推进,信访维稳、应急处置、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七)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连心、强基、模范”工程和“四进三改两覆盖”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161项意见建议全部整改结束。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5件、政协提案120件,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强化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试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整治“小金库”、“三公”经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专项治理,加大审计监察和腐败案件查处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与此同时,统计、档案方志、外事侨务、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鹰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鹰潭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重大项目支撑乏力,发展升级的压力仍然不小;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有待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的责任仍然重大;公共服务供给与民生改善需求存在差距,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仍然繁重;转变政府职能、运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发展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仍然迫切。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