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评议实践创新体会【1】
五中全会强调贯彻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以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展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而这些计划目标都需要大量创新人才去实践,究竟如何快速培养适合的创新人才呢?
所有的创新最终需要靠人来完成,尤其像十三五计划这么庞大的体系。要成功的执行这计划的创新者就必需要集成以下三种能力:
一、技术能力:就是专业能力。例如当汽车公司的营销经理,须懂销售,还得懂汽车。技术能力主要来自工作经验积累。
二、人际能力: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上级、下级、平级、客户、合作伙伴等等。人际能力大致等同于情商。
三、概念能力:就是分析能力,也就是一般性的认知抽像能力。例如有人给你讲一个问题,说了半天都说不清楚,你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他恍然大悟说: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这种能力,就是概念能力。
那如何真正落实快速培训创新人才呢?全球知名的创新大师Kirton博士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适应型-创新型″(A-I)理论,我们所有人都是聪明且有创造力的,只是层次不同方式不同,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学习为团队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有动力有机会。很多人都错误的认知创新风格与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而且可以透过后天的有效训练提升创新力。但创新风格各自不同,创新风格大概在青少年就底定终生。
想法,有些似乎并不相关或对其他人来说无法接受。这样的新想法通常包含了"将事情做的不同″的解决方法。
团员评议实践创新体会【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按照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大学生了解国情、接触社会、深入实际、感悟人生,从而达到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目的的教学活动,是大学生现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学校教育的延伸。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大学生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了解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自豪感和爱国心;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促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走进群众、学习群众,有助于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愿意并乐于奉献社会的人才;有助于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学习压力和动力。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等实际工作能力;有利于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有利于他们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角色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寻找到社会与自身发展的结合点。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着社会实践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在得到了各地党政领导、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度建设也逐步的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也得到强化,这些都为活动顺利有效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还不多,新体制、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活动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需要,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为单一,也没有充分凸显大学生的专业优势
有人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归纳成两种模式:专业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从各个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上看,大多数的活动主要是服务型的,在内容上存在着重复,甚至有的学校多少年来的社会实践的模式都是固定的,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比较有限,为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的效果很难得到保障。由于没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专业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实践活动大多是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实践项目空泛不丰富,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致使一些社会实践缺乏专业技术含量,学生在总结时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
(二)对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考评力度不够
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的高校虽然有社会实践的课程计划,但是对学生是否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制度性的约束,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过程、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缺乏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对参与和指导的教师的工作量没有体现,并未将其表现、能力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的依据,影响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目前一些高校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多是凭关系由学生自己去找,分散性、临时性、随意性较大,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缺乏系统性、层次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难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
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而言可以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完善社会化功能、成才的催化功能和理论的强化功能,对用人单位而言,可以通过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产、学、研结合,为单位解决很多技术难题。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同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等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一门独立课程,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学校党、政部门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领导,与活动的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使社会实践深入、全面开展。
(二)做好规划,加强针对性,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
高校要始终坚持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载体,设计更多适合大学生在假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按需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开展群众需要、学生可为的实践服务活动,增强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文化宣传、科技支农、企业帮扶、医疗服务、法律普及、市场研发等;或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不仅使大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还使他们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开展内涵丰富、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从大学生的鲜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更多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受益。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实效、得到社会的认同、提高活动育人效果,就必须有组织保证,所以学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系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要注重实践活动“点”、“线”、“面”的结合,仔细安排好面上的活动,要对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从思想源头上转变“精英实践”的组织模式。学校还要对社会实践的实施进行目标化管理,从前期的课题申报、过程的效果控制到后期成果深化都要提出相关要求,保障实践任务的完成。把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制定活动大纲,开设相关课程,在规定学时学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是社会实践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良好基础。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充分调动大学生个体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要鼓励普通同学开动脑筋,大胆开拓适宜自己的实践方式。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等多种形式,奖优罚劣,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
(四)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化的保证。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巩固、发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学校必须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广泛寻求社会支持,尽可能多地把社会资源吸引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来。并聘请基地领导或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学校还必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为接收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4-06-08 08:35:12甘肃上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时间:2024-06-08 08:32:53武汉城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时间:2024-06-08 08:30:02内蒙古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56西藏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03青海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