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4篇

更新时间:2023-08-18 20:54:39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第1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9月22日,*在访美首站西雅图发表演讲时强调:“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及时顺应人民的要求,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就地取材,借“纸牌屋”这一美国元素,再度表明了“依法反腐”的态度和“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正面回应了对于强力反腐的消极舆论及狐疑想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反腐举措都是基于“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的原则,而非其他;依法依规反腐取得的一系列瞩目成果充分说明,反腐败不是“纸牌屋”,而是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的终结者。事实胜于雄辩,反腐败工作正向着更加透明化、常态化、全覆盖的方向不断推进。

反腐更加透明化,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早在2013年,人民网、新华网等8家中央媒体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4家受众广泛的商业网站,在首页建立的“网络举报监督专区”,将中央纪委监察部、中组部、最高检、最高法和国土资源部的网络举报平台整合一体,为群众提供随时可以进入的网络举报渠道。中央纪委监察部开通门户网站及网站的手机客户端,接受网络信访举报是其重要功能之一,方便群众的监督举报、诉求、建议等“一键直达”中央纪委;网站同时还将所有省部级官员被查处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公布。通过畅通群众参与监督反腐的有效渠道,借助新媒体方式让反腐败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反腐更加制度化,推进法治反腐建设。*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这意味着反腐方式和思维不能“任性”,不可循惯例,而要依法依规执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在继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的同时,采取了多轮驱动、多管齐下的制度反腐举措:一方面,不断完善密度更大、力度更强的巡视制度,同时强化审计,让违法违纪行为无所遁形,实现从纪检到司法的快速对接,升级“猎狐行动”等国际反腐合作;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这都充分展现了中央加强反腐制度化建设,从根本上震慑、遏制和治本的决心。

反腐败工作全覆盖,没有边界线,更没有区别对待。十八大以来,反腐工作不断打破“禁区”,实现零容忍、全覆盖。事实证明,在已查处的腐败分子中,没有看人下菜碟,“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对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的查处,以及对中石油系统、山西官场等“塌方式”腐败案件的查处,都表明了*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铁腕反腐态度,表明了中央对腐败行为追查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从遏制车轮、舌尖上的“三公”腐败,到“贺卡挂历禁令”;从狠治奢靡之风,到严防节日腐败,中央反腐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管是“大祸害”还是“微腐败”,对一切腐败行为围追堵截,不留死角。*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光明正大地查处腐败,得到群众高度评价、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正风反腐工作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系列反腐实践反腐成效为*提出的立场和观点作出了最好的注解。谣言止于智者,事实面前,一切自有明断。

第2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旗帜鲜明地正风反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发展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一些地方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上因此出现了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等谬论。

正风反腐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发展仍是解决我国当前问题的关键。如果不能把经济搞上去,进而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样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腐败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仅会损坏清正廉洁、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终究也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大正风反腐力度,与建立和完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正风反腐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腐败本身就是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从现实情况看,虽然反腐败在短期内会使一些行业受波及,尤其是高端消费领域,因"三公"经费压缩、民间埋单的"腐败消费"下降而受到影响。但若是任由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必然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掣肘。从长远来看,反腐败带来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必定会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断改善和优化市场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中外投资者进入市场,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大动力。可见,反腐败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反腐败提升了政府形象,增强了民众信心,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毫不动摇地坚持反腐倡廉和经济发展的"力度统一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抓住经济领域中最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连续出台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划定权力清单等一系列举措,使湖北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各级政府改变行政方式,更多地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问题,由此极大地释放了经济增长动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活动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5万亿元,由"十一五"末的全国第11位上升为第8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湖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正风反腐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是拉动了消费健康增长,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了企业创新创业,由此有力地驳斥了反腐败影响经济这一谬论。

厘清模糊认识,修正错误观点才能更好推动发展。历史反复证明,越是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越是要重视厘清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越是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观念。要引导人民群众消除"反腐败抓过头了,不利于发展"、"先致富,后治腐"、"经济要上,反腐要让"等错误认识。要引导党员干部破除"腐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腐败是发展经济的润滑剂"等错误观点,自觉把防腐治腐理念寓于湖北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的决策和举措之中,统一谋划、整体推进,通过正风反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正风反腐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要保持政治定力,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全党上下齐心协力,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就一定能够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第3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把反腐败斗争提到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厉行八项规定开局,打"老虎"拍"苍蝇",形成雷霆万钧之势,极大振奋了党心民心。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正风肃纪的发条越拧越紧,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太严了,紧箍咒太紧了,反腐败太过了,出现"过头论"等错误论调。有的认为打"虎"打狠了,干部查多了,过头了,搞得干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有的认为抓作风抓严了,矫枉过正,搞得"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

以上错误论调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和社会上有一定市场,其目的就是希望调整当前出重拳、下猛药、强力反腐的方针政策,让正在拧紧的作风建设发条松下来,正在发力的反腐败战车停下来。如果不及时纠正此类认识,任其蔓延,势必损害反腐败业已形成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

"开弓没有回头箭"。腐败问题是大问题,是大病、重病、顽疾。只有大病大治、重病重医,用猛药祛顽疾,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才能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坚决破除"反腐过头论",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正如*所强调的"*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宗旨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反腐败必须除恶务尽。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何时候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腐败的存在和滋生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反腐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高度评价","全党同志对*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目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和阶段性胜利。但总体来看,腐败生成的基础尚在、反弹的力量犹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反腐败不仅需要有坚强的定力和毅力,还需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和勇气,以达到减增量、压存量的效果,正如*所指出的"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一鼓作气正当时。如今不是反腐鸣金收兵时,而应是继续"穷追猛打",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明确指出,"要用铁的纪律整治各种面上的顶风违纪行为,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立"明规矩"、破"潜规则",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坚持坚持再坚持"。反腐败越彻底,党和国家就越充满希望。"这是一场必须赢的较量"。横下一条心,一鼓作气,不给腐败分子喘息之机和回旋余地,就能乘胜前进。反之,如果认为"差不多了"、"摆摆姿态",或是受到一些反对势力的干扰和影响,就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这非常值得我们警惕!

第4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热点辨析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重大成效。但是,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的人据此认为,腐败的根源在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并由此推论我国的腐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必须予以澄清。

不可否认,我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中也夹杂着一些消极的成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例如,有的党员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眼睛"只向上,不向下",只看上级脸色,不顾群众利益;有的党员干部等级观念严重,缺乏平等意识,缺乏群众观念;有的特权思想严重,以功臣自居,自认为政绩不少、功劳不小,享有特权或搞点特殊化理所应当。同时,传统社会中形成的"人情"、"面子"等习俗和观念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借"人情""面子"之名,行优亲厚友之实。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毫不犹豫地予以舍弃。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5000多年延绵不绝、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在政治上要求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注重个人修养,要求努力"修身",坚持慎独,完善人格,以"圣人"的"随心所欲不逾矩"为最高道德理想境界;重视道德教化,要求塑造有道德的"君子",培养"仁人"、"圣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下的国人注重"修齐治平",特别强调"治国"须先"修身",将"修身"作为人生最基本的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致力扬善弃恶、追求崇高思想品格、推崇完美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精神情操的特质和内核,是拒腐防变的锐利武器。

以*同志为*的*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月1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而家风和家规正是我国传统社会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

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发挥礼序家规、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守土有责"。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和摒弃"腐败亚文化",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坚持原则,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