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读后感 > 正文

野草读后感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8-22 13:30:11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野草读后感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这是题辞,诸多玩味。我觉得鲁迅累了,我们总是给他的故事冠上各种道德名头,然我并未觉得他的每篇文章都极度遵循内心。他有自己的矛盾性,一方面是对这个世界黑暗的无尽绝望,一方面是作为被仰望的存在,必须尽自己的责任为人们指出这个世界可能到来的光亮。
  
  《野草》是一部monologue,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发一些有些神经质,有些语无伦次的慨叹。
  
  《朝花夕拾》是对生命价值的闲适品读,《彷徨》《呐喊》是警醒世人的猛药,虽充斥黑色幽默和嘲讽,但基本每篇故事的结尾还是有些光亮、希望的,似乎是在提醒这个世界依然有药可救。即使内心对这个世界再不屑,在故事中最终还是会得到部分谅解。
  
  而《野草》则是作者在剥离所谓警醒世人的责任感后,用一些断句、重复、回环的手法,用一些只有鲁迅自己可以解密的诡谲意象,将自己的纯粹内心剖析,这里没有什么所谓的斗士,指明灯,鲁迅《野草》是唯一一部外人可能得以接近其内心的作品。
  
  所谓诗穷而后工,如果感情充沛激越,不需修辞、辞藻,一些零星的片段式意识流描写,读者就能以同理心感到相似震颤。鲁迅对民族变革曾寄予厚望,但不得不承认因为民族本性,变革如此艰难。而不幸的是,他是少数觉察到这一事实的人。他对民族未来可能性的怀疑越是深刻,他所承受的绝望感就越深刻,对前方之路越加怀疑,所感受的孤独感就越加强烈。
  
  有一段话可说是注释了这种绝望,“除我以外,没有别人。我沉静下去了。……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这不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娓娓道来的姿态,(www.xjdkctz.com)这是一种拒绝对话的强硬姿态,他沉溺在了自己的世界中,并不奢望自己的声音被外界知晓,也不希望普罗大众理解他,他所写的看似缺少逻辑的作品是一种密码,大概只有频率一致的人才得以理解,他似乎也希望有能够读懂他的人前来与他并肩。可惜,在我们后辈看来,只尊他为斗士,勇士,却忽略了他的绝望与悲怆。
  
  弗洛伊德说,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潜意识按着快乐原则使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掩饰的方式表露出来。这是深入发掘超常态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特性之后,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描写。而在鲁迅的潜意识中,中国社会没有出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难以磨灭。所谓社会成员,那基本上都是社会影响之下缺乏自我独立批判意识的麻木个体,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个体在从众并无知地快乐着,因此他也对个人改造未来可能充满怀疑。
  
  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诡异的平行世界,把这些潜意识融在曲折的笔触中,糅合成了巨大的悲伤与绝望。他在《墓碣文》中写,“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多么极端的意象,已然超脱了俗世尘土,却是鲁迅内心深处绝望无助的外显。什么最可怕?不是没有梦想,是明知最后的乌托邦乃是地狱的无所适从。这一认知会让人怀疑自身的存在意义,既然结局是这样,是继续接近残酷的真相,还是选择无知昏庸地活着。
  
  在《影的告别》中,他写道:“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这是精神对肉体的告别么?或是本我对自我的告别?希望死去,绝望横行。
  
  鉴于现在的社会,我更觉鲁迅存在的必要。大家都是缩头乌龟,对不公平之事在背后可以义愤填膺摩拳擦掌,一旦正面牵涉到自己利益,则纷纷作鸟兽散变脸之快可谓神速。这是一盘散沙,没有谁会站出来,我也不会。我一介平民,虽不会盲从,但也不会作为出头鸟首先反对绝对权威。我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民族性和奴性从来没有被根除,民众从来也永远都是弱势。
  
  我在这里。我在中国,我最好适应它,人生短暂,不如做个缩头英雄。
  
  建议大家不妨重读《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