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下去??阅《活着》有感,为自己及部分好友所作「寒种」
不算上我对某些段落的反复诵观和摩玩、对某些字句的检索和复核,以及对整个情节的数次过目,受时间局限,我这本书目前只读过四遍。在这四遍与这本书的邂逅中,我自认为已经得到了一些不成熟的结论,谨以此留给自己以后的近九成光阴以及那些我试图忘记却仍惦念不止的朋友们。
今年暑假的书单口味十分浓重,有经典名著,有名人的回忆录,有的讲述诗与远方,有的自带花的芳香;但注意到我曾在死亡的悬崖边挣扎徘徊过一个学期,显然,我会对一本题为《活着》的书感兴趣。毕竟,我为了找寻活着的意义,煎熬了太久。
与这本书的第一次邂逅,我看着那位老人一生的苦难,以及他身边一个个永远离开他的人们,心中是无比沉重??那种沉重太熟悉了,仅仅是程度的加深。从这次邂逅我得出了第一个结论:那些年纪轻轻就放弃生命的人,为他们的幼稚付出了代价。
与本书的第二次邂逅,我笑了,笑得很开心。并不是因为我精神出了问题,而是我发现自己经历了第一次的沉重后,整本书大部分内容都不值得被称作苦难了。例如我才开始第二次邂逅时,刚刚看完一个老人孤苦伶仃却过得十分逍遥,便看见一个青年背着两担铜线就哭哭啼啼的样子,便觉得十分可笑了。但同时我有了新的困惑:为什么主人公只有随着身边的人离去才渐渐有了能够放下生死的洒脱?又或许,那根本不是一种洒脱?而活着,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去翻阅了书后附上的社会各界的评论摘要,一无所获,并且我发现这些评论的思维方式与我的思维倾向早已分道扬镳。于是我又去查看了作者余华写下的中文版自序,看到了一句话: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余华,1993)
那么,活着又怎么定义?活着代表了什么?余华的阐述对我而言十分抽象。我明白,这本书又在召唤我了。
第三次的邂逅回归了第一次的沉重,但那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一种沉重。主人公经历的一切似乎是苦难的东西,让他无法走出这个看着身边人一个个死去的死循环??最后剩下他一个,也只剩下他一个。看着他在局中对局势一无所知,只能在时间的波涛中颠簸的样子,却是十分沉重的。活着成了他唯一的资本,也只因为他活着,他活着才有了意义。但那“活着之外的事物”又是什么?并且我看到,他似乎是因为见过太多的死亡才将身边的人离他而去这件事看得越来越正常,才有了我前面所谓的“洒脱”,这不是洒脱,是对死亡的麻痹啊!
如果洒脱是对某种事情习以为常的表现,那么当发现世界上一切皆套路,是否此生价值已尽?显然故事不应该在此结束,一定是我走入了某个误区。
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了第四次邂逅。我又笑了,因为我终于发现自己对整个题目还没有充分理解。“活着”是一种状态,借指的是一段经历,而活着的行为正是为了创造这经历而做。我记得自己看过的许多文章都声称要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于是我将其理解为享受这段经历,毕竟,每个人活着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且都是值得被享受的。也许,这便是这本书能够告诉我的一些道理。
但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我有了两个新的疑问:
第一,洒脱究竟是什么?我认为苏轼是可以被认为是洒脱的,但为什么他被贬后就能如此洒脱,而古今多少人死到临头还没有体验过洒脱的感受?洒脱代表着一种放弃吗?还是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观与处事的方式?
第二,我刚刚才发现余华的“麦田新版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他相信……”(余华,2007)
这一切又是缘起何处?也许我需要第五次邂逅,第六次邂逅……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先暂时记录下自己不成熟的思想供以后检验,也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到我的那些永远在我的记忆中的朋友们。
文末,我认为自己有必要强调:要享受“活着”的经历,并且为了活着而活着,首先需要有一种对活着的坚定不移的信念;而这种信念,我将其概括为“活下去”。生活中总有不如意,但再大的压力,都无法改变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因为压力不再想活下去了,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把活下去作为一种信念。
2
福贵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看第一遍时,我笑这位老人的想法,笑它的可笑,同时也感叹于他对待那只与他如此相似的牛的感情;待第二遍从头读来,才发现其中的感叹:原来这人生之地,福贵的一家人中,也就只有他在耕了。
曾经输光了家产的浪子,经过岁月的打磨,慢慢地定格成了那个牵着牛慢慢耕田的身影,然后倚在树下,给“我”讲他一生的故事。
福贵的一生充满了困苦,从旁人的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说是全是困苦,可是我却能从他第一人称的叙述中读出快乐,在他和妻子相处时,在他被红军救下时,他的语言之间的快乐和庆幸是显而易见的。他对生活,或者说是活着的快乐,与困苦同时存在着,看似矛盾,似乎又是密不可分的。他年轻时耗光了家产,父母接连去世,又经历了丧子之痛,女儿难产而亡,妻子病逝,女婿和外孙都离他而去,仿佛是命运的捉弄。就如俄狄浦斯无论如何小心,终逃不出弑父娶母的命运一样。在命运面前,人是渺小的人。而福贵,连“扼住命运的喉咙”的能力也没有,像任何一个普通人,过着困苦而渺小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渺小,所以显得真实,正是因为渺小到了尘埃里,所以我们能够在他的身上,瞥到那个注定争不过命运的自己。福贵与我们的命运,注定是相似的,可是福贵又是与我们不同的人。他的故事,那么的引人入胜,让我看到了书的最后,才突然想起:啊,原来是一位老人,在讲述他一生的故事。
突然觉得,一个人的故事,就这么被讲完了,也不知是这个故事长得像一生,还是人生短得像故事?福贵的故事,让我不禁去想,如果一生就这样望到了头,如果人注定争不过命运,那么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太多太多的人想过,也有太多太多的人,得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们便放任自己的颓态,一生在虚无中度过。可是福贵离开的背影,他的歌声,已然告诉了我们答案:活着的意义,就是它本身啊。福贵的一生,渺小而有意义,是因为他努力活着。而福贵的妻子的一生,是有意义的,因为她曾经活着呀。
读完了这本书,再去翻了翻序言,或许便能明白“《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的含义了。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贵的生活,孤独悲苦,可他老时,对待生活却乐观而从容。余华带给我们的,是那个时代千万劳苦大众的缩影,他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最朴实的精神??在悲苦命运之下依然努力活着的坚韧与尊严。
作文题目:《活着》读后感
作者:九(6)杜俞娴
扩展阅读: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
时间:2024-06-08 08:35:12甘肃上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多少分 分数线及排名
时间:2024-06-08 08:32:53武汉城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怎么样?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时间:2024-06-08 08:30:02内蒙古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56西藏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4:03青海高考特殊类型提前批报考控制线是多少分
时间:2024-06-07 1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