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热点时事 > 正文

最新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3-08-24 22:26:33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首先考生要准确把握志愿填报的要领和规律,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前报志愿的盲目性。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选报志愿,极大地提高了报考志愿的有效性。然而,从近几年实行考后报志愿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志愿过于集中,出现志愿“撞车”、考生“扎堆”,几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现象。准确把握志愿填报要领,既不“高攀”,又不“低就”,掌握选报志愿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自我

志愿,是考生升学的意愿,体现的应是考生升学的主观愿望。眼下,报考材料要求考生亲自填写,并签名确认,目的就是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防止出现家长志愿和教师意志现象。 考生在选择志愿中,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这样可以在将来的事业中做出成绩,有利于个人理想的实现;

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位置,包括班级、校内以及市内考生的大体名次,了解本校、本市近几年升入各类大学的人数,从而把握住志愿选择的大方向,不致于出现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层次颠倒问题。 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科研等指标的评价,形成了各高校的排列次序。“天南海北”及沿海高校的生源爆热,西部高校的考生冷落,形成了高校分布的地域特征。贴近社会需求高校的热俏和基础学科报考人数的减少,形成了高校设置的时代特征。这些因素,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与之对照,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二、充分估计别人

填报志愿,是考生依据自身的实力,在整个考生群体中参与竞争,因此要充分重视别人对志愿选择的动向。一是要慎重对待热门学校和热点专业。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和科技进步对高科技人员经济回报的增加,出现了新的热门高校和热点专业,人们一味追逐这类学校和专业,造成了这些学校的生源爆涨,导致录取分数线提高、落榜生增加。科学预见报考形势,合理回避该类学校和专业,将有助于考生志愿的选择。一般来说,本地学校招生量大,考生报考自然较多;外地学校计划少,报考者也较少。了解了别人报考志愿的动态,也就有利于避开热点,使自己的选择能够出奇制胜,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详细研读资料

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招生资料和信息。对前三年本地区考生志愿的分布、高校提档分数线等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年度间学校志愿上下波动的规律,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预见当年生源的大体走向。从中选出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进行细致斟酌,然后决定取舍。 实践证明,科学分析招生资料,才能使志愿选择更具针对性。对学校往年提档线上下波动现象的把握,可以减少填报志愿的失误,然而这些现象也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学校上下波动明显,有的则持续“高温”,有的却持续多年志愿“不济”。年度间的志愿波动是在大多数院校间存在的,因此具有可参考性,把握得好,可以较好地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四、做好综合平衡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第一志愿录取率有较大提高。一方面是考后填报志愿,使有效志愿分布更趋合理。另一方面就是报考志愿的综合平衡,使志愿分布的面更宽,从而第一志愿录取率有较大提高。 平衡志愿,一是指要做好自身的平衡,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高考成绩去选择学校,不可盲目追逐名牌、热点,做好自身心理的平衡。二是在一定范围内搞好学生间志愿的平衡,采取志愿预报和信息反馈的方式,帮助考生指出新的报考热点和学校空缺,给分数上竞争力较差的学生以准确指导,做好集中志愿的疏导工作,避开热点,减少损失。

五、兼顾一般志愿

近几年,随着招生报考政策的放宽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考生志愿中盲目攀高、不服从分配的学生日趋增多。上大学,重要的是有了学习的机会,专业的选择也应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提高。眼前的学习,只能看作是为未来的就业打基础的有效途径,不是职业培训,因此要转变升学是为了就业的观念。体现在报考志愿中,应该是先考虑上学,再考虑学校和专业。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更应重视专业,而后选择学校。在志愿顺序选择上,应慎重选择第一志愿,更要认真对待二、三志愿,服从分配志愿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合理填报,确保升学“底线”。另外,志愿间形成合理的梯度,也是兼顾一般的一项措施,不要一味追求一类学校或专业,造成志愿平行,增加调剂的难度,降低录取率。 考后填报志愿,可依据的参照材料较多,只要认真分析招生形势,积极探索志愿流向,把握志愿填报规律,将有助于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一考虑

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二考虑

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三考虑

考虑“服从专业调剂”

当考生档案调入学校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高考家长必读:

过多的家长意志

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接触大量的考生家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选专业时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一是传承自己的梦想。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三是仅凭自己的好恶。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四是囿于自己的认知。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正确的做法是: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志愿填报注意点:过分的细节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科学中比较著名的观点,填报志愿当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从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但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 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似乎名次高一位、 分数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专业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仅想兼得鱼和熊掌,连象牙、虎骨也都想要!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填报志愿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这就像到玉米地掰玉米 棒一样。假设每人只能掰一棒的话,是不是都得将这块地走一遍,看哪棒最大才去掰啊?完全没必要。你只要设定个标准,多长多粗的棒就认可,看到满足设定标准 的掰回来就行了。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设定个基本目标。只要能满足基本目标的实现,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 放宽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对基本目标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高报院校及专业,最终很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高考平行志愿选择院校,“梯度”你搞定了吗?

填报高考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结构。志愿结构是“纲”,抓住了这个“纲”,理解了这个“纲”,填报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所谓志愿结构,是相对于录取批次而言的。即每个录取批次都设置了几个志愿顺序?每个志愿顺序可以填报几所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以填报几个专业志愿?

志愿结构可分为两大类:顺序志愿结构、平行志愿结构。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志愿顺序可以填报多所院校。而且我们将在第一志愿可报多所院校的叫做“完全平行志愿”;将只在非第一志愿可报多所院校的叫做“不完全平行志愿”。我们约定,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平行志愿单指“完全平行志愿”。

不同的批次可以是不同的志愿结构,也可以是相同的志愿结构。不同的志愿结构填报原则不同,相同的志愿结构填报原则相同。因此,无论哪个省份,无论哪个批次,只要志愿结构相同,其填报的基本原则就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