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教学研究 > 正文

以“趣、新、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新时间:2023-08-10 20:06:31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摘 要:在教学中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巧用“趣、新、情”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努力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 趣、新、情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动机、润滑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知识的内部动力。语文学习中,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调动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从而以最好的态度来接收并反馈教学信息,这样,课堂教学就成为立体的、多向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发光体,教学效果明显。

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在心理上真正亲近老师,信任老师,才会喜欢老师的课堂,进而学好这门功课。因此语文老师要目中有学生,了解学生喜好和需要,和学生谈得来,在学生中树立威而不厉的形象,从而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笔者的学生中有一些喜欢篮球的,可是笔者却很不喜欢,为了更好地与他们沟通,笔者就逼着自己看篮球赛,学习篮球比赛规则,了解篮球明星,找到了很多与学生的共同话题,这样以来,学生和笔者的距离拉近了,有什么话愿意和笔者说,犯了错误,也愿意听笔者批评,课堂上,在这种情感互通、精神愉悦的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高兴后的记忆永不忘”嘛!

二、课堂教学追求“新、趣、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新

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他们充满活力,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课堂。因此,教师上课决不能千课一面,而是要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找到每篇文章的价值所在,发挥文章的个性,让学生学有所得。例如:教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笔者指导学生采用列提纲法来学习。因为这篇文章是略读课文,内容较好理解,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为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人格和严谨文风,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详略上,这些目标都可以在列提纲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学生初次用这种方式学习文章,充满了新鲜感,做得非常投入认真,笔者则做一些个别指导,效果非常好。再比如:教学《社戏》时,笔者改变一向从文章开头入手的教学方式,转而从文章结尾入手,“再也没有吃到像那夜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像那夜的好戏了”,提出问题:那夜的好豆为什么好吃?戏为什么好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兴味盎然地读起了全文,追本溯源,去探究答案了。

(二)趣

1.直观演示。科学研究证明,直观演示、图片展示等在人们头脑中储存信息的速度最快,也最长久,所以,充分利用直观物体,图片展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黄河颂》一文时,笔者借助多媒体,生动展现黄河的波涛汹涌,掀起万丈狂澜的宏伟气势,声画结合,视听相宜的学习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情趣,学生再去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2.善抓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眼睛,找到文眼就意味着找到了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笔者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觉得文眼就是“赞”字,上课时,笔者和学生围绕“赞”来谈话:“白杨树有什么地方值得赞美?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作者只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这样的文眼是最能拓展学生思维之处,便于他们读懂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思维得到训练,情感受到熏陶。

3.巧设悬念。语文课堂教学中,假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巧设悬念”法,就能立刻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得到激发,以至于达到“不听不行”的课堂境界。笔者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先让同学们读文章,在仔细品味了重点段落,关键字“戳”等之后,学生们都被牧羊人的行为感动了,笔者顺势抛出问题:“可是当时有人专门去普罗旺斯做调查,却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是怎么回事?”一问激起千层趣,教室里立刻像炸开了锅,纷纷讨论交流起来了。即使兴趣不浓的同学也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

(三)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教材中所选美文佳作,往往生动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某处亮点,引领学生去咂摸、品析、体悟,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和培养。比如,笔者在教《驿路梨花》时,先给同学们讲一间茅草屋的故事。“在云南哀牢山上,有一片茂密的梨树林,梨树林中有一间用茅草搭成的小屋,这间茅屋里没有主人,却有着大米,水,柴火等一切旅客必备的东西,门上还特意写着温馨的‘请进二字,任由谁来到这间屋子,不需毫厘,都可以自在舒适地住下,解除一身的疲惫,换得一夜的休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小茅屋,聆听小茅屋的诉说。”这样,在教师的情感熏陶下,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探究作品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在文本的一点点的拨云见日中,感受到“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的美好意境与情感。

参考文献:

[1]张冀健主编.初中教师之友(语文卷)?语文教学论(第二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11月.

[3]《山东教育》2014.6;《中国教育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