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知识网 > 文学研究 > 正文

《弟子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08-21 11:04:25 高考知识网 www.xjdkctz.com

《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本文结合《弟子规》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倡导《弟子规》在高校中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和善、友爱、诚信*接班人。

关键词:弟子规 传统文化 大学生道德修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新变化,怎样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新课题。*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的重要源泉。”这一论述为建设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然而,外国和平演变势力一刻也未放松对我国的政权颠覆企图。美国尼克松总统在《1999,不战而胜》中的最后部分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当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视为祖国的栋梁之材的大学生不相信、不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当我们的大学生奉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就是危险的时候,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打响捍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卫战,捍卫国家前途命运的保卫战,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意识里面扎根开花结果。回到现实,大学生思想道德主体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践行*,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团结友爱,乐于奉献,注重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为*积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由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环境在快速的发展中,社会固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也对高校学子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比如杨玉?[1]在《浅议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及对策》一文写到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道德理想缺失,道德信念不坚定。(2)道德价值取向现实化,功利化明显。(3)责任意识淡薄,诚信观念缺失。(4)道德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知行脱节。要改变这些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从精神思想层面来进行教育与引导。要解决这些思想道德问题,我们还得向老祖宗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一颗璀璨的瑰宝叫做《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对《弟子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也”。《弟子规》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高校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素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弟子规》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弟子规》其思想渊源于孔孟儒家思想,对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即其全文纲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正是由《论语?学而》的第六章衍生出来的。文章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部分的具体内容,这与《论语》中孝道、兄弟之德、品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思想高度一致。《弟子规》作为一步经典的蒙学教材,其渊源来自于《论语》、《大学》、《中庸》、《礼记》、《三字经》、《童蒙须知》等著作,全文分为孝悌、谨信、仁爱、学文几个部分,把做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融汇在1080字中,与我国孔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把《弟子规》这个文化瑰宝运用到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来,作为大学生待人接物、修生养息的行动指南,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可以解决好多现在大学生目前突出的问题。比如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弟子规》里面讲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句话就让大学生要讲究道德,自己失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让父母蒙羞,而孝道是百善之源,“百善孝为先”,孝道一个人立人之根本,所以大学生行为举止、为人处世会三思而行,譬如在现在大学生考试舞弊等诚信问题,心中时刻记住这样的名言警句,时刻谨记孝道,时刻想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学生自然更加会自律遵守道德规范操守。

(二)《弟子规》语言特点:简洁、生动、易操作

《弟子规》在历史中广泛流传,得到中华民族广泛喜爱和推崇,不仅其体现了我国儒家文化思想,而且其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三方面特点:简洁、生动性、易操作。

第一,简洁。古文在如今难于实践和流行,究其原因古文难于阅读、难于理解、难于记忆。《弟子规》是一部儿童启蒙教材,读者群体是儿童,所以作者在创作之时,就考虑其语言尽可能简易,方便诵读和熟记。它三字一句、叶韵上口,语言概括性强,避免了传统教化理论性强、高深难懂、内容冗长乏味、难以践行的缺点。例如,《礼记》中写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怒,起敬起孝。”而《弟子规》则用“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简短12字,通俗易懂、高度概括、方便记忆。

第二,生动。《弟子规》的语言生动形象是另一个特点,它能够把高深的儒家思想通过深入简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儿童。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描述了很多经典案例和典故,让读者在诵读和传授的时可结合典故,这样增加了《弟子规》内涵和根基。譬如,儿童在诵读“亲有疾,药先尝”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孝子汉文帝刘恒为老母亲喂汤尝药的场面;再如,读到“冬则温,夏则清”,儿童们自然会想到黄香为自己的父亲冬天暖被子、夏天扇凉席的这些孝顺的举动;“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他们会想起“三人成虎”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坚定对别人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了。

第三,易操作。易操作易实践是《弟子规》最大的特点,这个是有它的定位所决定的,《弟子规》就是告诉儿童为人处世怎么做,通过行为规范的养成达到思想的教育的目的,先通过做慢慢耳濡目染后慢慢达到理解、接受和内化儒家思想的目的。

第四,《弟子规》的流传广,公众认知度高。《弟子规》被誉为“天下第一规”,足以说明其在民众熟知度广,影响面大。有数据表明,2004年之后的十年间,“三字经”的使用率膨胀了2.4倍,而“弟子规”的使用率膨胀了70倍。它在文献数据库中的检出率对应着它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最近十年里,远远超出《三字经》和《论语》[2]。在社会上流传广,同样在高校大学生中也一样流传比较广,如此之高的公众认知度,对《弟子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推广奠定了的基础。虽然了解《弟子规》的大学生人比较普遍,但是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践的同学就为数不多。

二.弘扬《弟子规》践行*

(一)以孝悌思想弘扬感恩教育

目前,大学生均为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部分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抱怨父母,与父母关系不融洽,知恩感恩意识不强。《弟子规》继承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充分表明了以孝为先、以孝修身、以孝齐家的德育体系,并且从孝从从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大学生要加强感恩教育,从加强孝道教育抓起,学习《弟子规》让大学生明白“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定会爱惜自己的身体,遇到挫折时也一定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绝不会产生自杀、自残。当大学生与父母产生矛盾时,学习《弟子规》让他们知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劝导父母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要有耐心。“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对于父母喜欢的东西特别是饮食要尽力满足,讨厌的东西要小心地除去。

(二)以“次谨信”思想开展诚信教育

诚信是*在个人层面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存在比如大学生考试舞弊、助学贷款不?、借人物不还、言行不一等现象。学习《弟子规》,让大学生谨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经典名句熟记于心,做人原则时刻警醒,当遇到要讲诚信之时,大学生自然会形成自律。

另外,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象比较普遍,比如现在大学生群体比较流行的分期购物,没有经济实力,确要攀比消费名牌手机、名牌服装和化妆品等,于是大学购物分期付款应运而生,甚至有些大学生向黑社会人员通过网络借贷高利贷,甚至“裸贷”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周利息高达30%,最后借贷几千块最后利滚利达到几十万,这样因为网络借贷背负巨额债务而自杀的案例常有报道。所以学习《弟子规》,学生就会明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弟子规》教导大家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寝室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很多寝室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打架、吵架、冷暴力时有发生,比如同寝室同学不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经过别人同意就使用别人的东西,从而造成别人不悦,日积月累从而已发矛盾,用什么来指导寝室同学之间相处呢?从《弟子规》中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弟子规》有“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在同学之间相处也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等名句指导学生修身养性。

(三)以“爱众亲仁”思想倡导友善

《弟子规》在“泛爱众”、“而亲仁”篇中重点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这实际上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爱”的具体体现。广义的“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常”。“仁爱”也是“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等四维八德的基本精神。“仁爱”*的重要基础。加强*,崇尚友善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仁爱”表现,“仁爱”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

倡导《弟子规》有利于树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意识,《弟子规》泛爱众章节中第一句就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树立了不仅仅是“爱亲”,同事也是“爱人”,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目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思想也是“仁者爱人”,当今“仁爱”思想表现在和善友爱、与人为善,所以*也是具有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进行了发展和演化。

倡导《弟子规》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取舍观。现在大学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比较普遍。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讲到,“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说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共鸣与关注,揭露当今大学普遍现象,说明“利己主义者”还是很普遍。传诵《弟子规》给了我们正能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短短几个字,阐明了“爱众亲仁”的做人道理,阐明了取与舍之间的道理。另外,“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与兄弟朋友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这样的名言警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弟子规》语言生动活波、操作性强、理论体系强,非常适合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育,接受传统教育,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接受*,从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这是体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从而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